柳傳誌同時也明白,與別人競爭首先要有肚量,然後是立誌氣。一些最初創業的老一輩適應不了這個行業的激烈競爭了,那就得實行權力轉移,所以聯想把一個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推上了領導崗位。目前聯想中層幹部中年輕人已占到80%,集團管理層平均年齡為34歲。在談到自己時,柳傳誌說:“我現在還在總裁的位置上,是因為我和聯想彼此需要,哪一天隻是我需要聯想而聯想不需要我了,我就要退去。也許5年後我還會坐在主席台上,但作報告的肯定不是我了。”

楊元慶、郭為的充沛精力讓柳傳誌自比不如。同時,“他們,特別是楊元慶的操作能力很強,敢於踏實5步,拔腿就跑。”而依照柳傳誌一貫沉穩不造夢的個性,往往需要踏實20步才會起跑。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頗有自知之明的柳傳誌知道了年輕人迅速進入角色的出色,因此謝幕之日的到來對柳傳誌而言,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退居二線的柳傳誌對楊、郭兩位繼任者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這些年來,讓柳傳誌最高興的事情,恐怕莫過於公司年輕人的成長。“像一塊糖似的,慢慢的感受甜味讓人興奮”。

在柳傳誌看來,楊、郭二人的表現也和預計中的差不多。“他們除了在事業上都表現了一定的成熟度之外,還都顯示了非常強烈的事業心。除此以外,這二人對企業、對企業的員工、對企業的股東,對社會都體現了負責的精神和誠信的態度;在逆境的時候,他們能夠按預定的計劃去行駛,沒有因為遭遇逆境以後就不敢動,同時他們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預定的戰略,從而表現出了戰略的執行、製定和推進能力。”

將退居二線視為自然規律的柳傳誌早在7、8年前就開始在業務上培養新人,期待最後的角色轉換能夠水到渠成。兩年來的事實和楊郭二人的業績證明,柳傳誌的長線運作的確比較英明。

關於讓位,柳傳誌認為是一種自我超越,柳傳誌這樣總結:“在新老交替問題上,心態和境界是自我超越的關鍵,但保證這種自我超越的基礎是聯想產權機製的改革,大股東中科院使聯想的創業者與骨幹員工擁有了35%的股權,這本身就是自我超越。年輕一代接過這杆大旗也是自我超越,最初辦企業是為了溫飽,後來是為了體現人生價值,今天聯想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排頭兵,麵臨著把小艦艇變成航空母艦的任務。為了建造中國自己的航母,為了民族工業的騰飛,我將與你們年輕人一起自我升華、自我超越。”

退下來的柳傳誌擔任聯想董事局主席,已經不再是聯想緊急事件的處理者。“以前工作時間沒有規定,整天圍著工作轉,幾乎沒有自己的私人生活,而現在則有了上下班的時間”。雖然柳傳誌一再表示,現在會幫著楊元慶處理一些意義重大卻並不緊急的事,“這樣可以減輕精神壓力”,“如果‘導演’遇到什麼困難,作‘製片’的就要幫著解決,但不具體摻和事兒。”而在距離聯想起家地方不到500米的聯想控股大樓裏,淡出“導演”位置的柳傳誌依然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貢獻於此。

“我在聯想集團是退休了,但在聯想控股並沒有退休。”今年57歲的柳傳誌談起他的“新事業”,分貝提高了不少,創業熱情絲毫不減當年。

“從2001年4月開始,我們陸續投資了10個企業,用了2000多萬美元,到年底將會完成3000萬美元的投資,未來再形成7000萬美元的盤子,一邊投,一邊總結經驗,這都是我們自己的錢喔!”難掩得意之情的柳傳誌,一心想把聯想過去經營成功的經驗借著風險投資傳承下去。

他還語帶玄機地透露,聯想控股旗下除了成立“聯想投資”外,還會設立“融科置地”,斥資大約30億人民幣向房地產進軍,善加利用聯想過去大規模建廠累積的人才和經驗。

這位完成世紀接班布局的聯想最高統帥,不但退而不休,還更上一層樓挑戰自己,企圖從IT企業的形象轉而提升為投資管理的形象,躍躍欲試由企業家轉變為“資本家”的新角色。

第四章絕不少挺進的鬥誌——劉永好連續起跳的策略劉永好說:“金錢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是不盡相同的,有人說他肮髒,有人說猥瑣,有人說它美妙,有人奉之如神明,但無論怎樣看待金錢,它都隻是“金錢”,如此而已。”

做生意要敢於挺進,挺進的力度越大,贏得的利潤就越多。劉永好善於利用多次起跳的戰術,把自己的希望延續下去,創造了自己的財富神話。

劉永好,生於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希望集團總裁。

八十年代初,劉永好辭去其在政府部門的公職,與幾位兄長一道從事農業產業化的開拓,從種植業、養殖業起步,不斷發展,建立了中國目前最大的飼料業集團——希望集團。隨著事業的擴張,1995年劉家四兄弟“分家”。劉永好建立新希望集團。新希望集團的目標是發展成為一個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線,集飼料工業化生產、房地產業、金融與投資、國際貿易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與不事宣揚的三個哥哥相比,近年來劉永好風頭甚健。自稱“做企業就該緊跟社會潮流”的他,在金融、房地產、化工等多個領域叱吒風雲。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去年已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劉永好兄弟經過不斷努力,現已是中國民生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由其作為發起人之一的民生保險也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