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修身課:適時放棄,走向完美生活(6)(1 / 2)

名人確實有突出的個性,但他們的這種個性往往表現在創造性的才華和能力之中,也就是體現在藝術風格上,而不是體現在他們高人一等的傲氣上。“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肩上的緣故”,這是大科學家牛頓說的話。其他名人的心態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正是他們的成就和才華,使他們的特殊個性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如果換了一個沒有多少本領的常人,他們的那些特殊行為可能隻會得到別人的嘲笑。

年輕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談個性,那麼喜歡張揚個性呢?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年輕人所張揚的個性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年輕人張揚的個性相當一部分來自於他們年輕氣盛的自我表現欲,是一種希望別人崇拜自己的行為。年輕人有許多情緒,他們希望暢快地發泄自己的情緒。他們不希望把自己的行為束縛在複雜的條條框框中。所以,年輕人喜歡張揚的個性與那些“天才”或偉大人物所表現的個性張揚是不同的兩種做人姿態。

張揚個性肯定要比壓抑個性舒服。但是如果張揚個性僅僅是一種任性,一種意氣用事,甚至是對自己的缺陷和陋習的一種放縱的話,那麼,這樣的張揚個性對你的前途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年輕人經常引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但作為一個社會中人,我們真的能這麼“灑脫”嗎?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僅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通規則,警察就會來幹涉你,會罰你的款。如果你走路不注意安全,橫衝直撞,還有可能出車禍。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種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大行得通的。

社會是一個由無數個體組成的人群,我們每個人的生存空間並不很大。所以當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碰到別人。當我們張揚個性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我們張揚的是什麼,必須注意到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你張揚的這種個性是對別人人性的壓抑和欺負,那麼你最好的選擇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張揚它。

我們必須注意:不要使張揚個性成為我們縱容自己虛榮心的借口。社會需要我們創造價值,社會首先關注的是我們的工作品質是否有利於創造價值。個性也不例外,隻有當你的個性有利於創造價值,是一種生產型的個性時,你的個性才能被社會所接受。

巴頓將軍性格粗暴,他之所以能被周圍的人接受,原因是他是一個優秀的將軍,他能打仗,否則他也會因為性格的粗暴而遭到社會的排斥。

所以我們應該明白:社會需要的是被公眾所接受的個性,隻有你的個性能融合到創造性的才華和能力之中,這種個性才能夠被社會接受。如果你的個性沒有表現出一種相容性,僅僅表現為一種脾氣,它往往隻能給你帶來不好的結果。

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你應該把個性表現在創造性的才能中,盡可能與周圍的人協調一些,這是一種成熟、明智的選擇。也隻有這樣,你才有張揚自己個性的必要。

做人先做事,得意別忘形

人們往往說:“先學會做人,然後就會做事了。”意思就是在你做事之前,你得學會做人,具有這個做事的資格和能力。做人是做事的前提,確實是千載不變的道理。

在中國人的成功哲學中,做人是一個非常有文化意味的詞。在與朋友交流中或者在和客戶洽談中,我們經常聽到“先做人,後做事”這句話。由此可以看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礎。做事先做人,是因為人格在空間上決定了做事的空間。先做人後做事,做好了人,才能做事。先人後事,會做人者,一般能夠成事,這和論語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質上是相同的。從古至今,這是一直沿用下來的一條鐵律。

某公司招進來兩位大學生,都是本科畢業,一個叫筱,一個是瑾。倆人在同一個部門裏,做同樣的工作,她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都不相上下。但倆人在人際交往及事務處理方麵,卻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筱是一個對任何事情都滿不在乎的女孩,無論是見到領導還是同事一律直呼其名,要麼就小劉、小趙地喊。有一次,她的頂頭上司王經理正在會議室會見客戶,筱推開門,衝裏麵就大喊一聲:老王,你的電話。剛剛33歲的王經理,竟被屬下喊成老王,又是當著客戶的麵,極其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