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齊家課:生活智慧,狹路相逢“放”為先(2)(1 / 3)

忍耐也是一種非常需要鍛煉的能力。從忍耐中學會寬容和堅強,從曆練中得到進步和升華。忍耐是成功過程中必要的手段,也可以說在同等條件下,不是比誰的智力高,而是看誰的忍耐力強,當個人選擇的目標確定以後,除了順勢而為,審時度勢就是忍耐。大人物成就偉業,小人物做一番事業,都需要忍耐。

孔夫子早就說過:“毋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話到今天也是經典箴言。人生的成敗從一個方麵來講,也就在“忍”與“不忍”的選擇之間。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當了皇帝,呂後成了呂太後。呂太後最恨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劉邦死了,她就找機會毒死了如意,又讓人把戚夫人砍掉手腳,挖去雙眼,熏聾兩耳,再給她灌下毒藥,使她變成啞巴,然後扔在廁所裏,稱為“人彘”,叫漢惠帝劉盈去看。漢惠帝看了大哭,回去就病了,一年多不能起床。從此他天天喝酒玩樂,不問政事,朝廷大權實際上落到呂太後手裏。

劉盈當皇帝的第二年,齊王劉肥從自己的封地來長安朝見太後和漢惠帝。劉肥本是惠帝的哥哥,隻不過他不是呂太後生的,所以沒能當上皇帝。惠帝見哥哥來看他,非常高興,就吩咐擺酒招待,並且讓哥哥坐在上頭,自己在下麵作陪。呂太後看了很生氣,因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怎麼能讓別人坐上座呢?她就讓人斟了兩杯毒酒遞給劉肥,讓他給惠帝祝酒,哪知惠帝見齊王起身,也跟著站起來,拿過另一杯毒酒,打算弟兄倆一起幹杯。呂太後一看傻了眼,趕緊站起身來,裝作不小心,把惠帝手中的酒撞掉了。劉肥也不傻,見這情景知道其中有鬼,不敢再喝,就推說已經喝醉,告辭回去了。

劉肥回到住處,派人一打聽,知道剛才那酒果然有毒。他估計呂太後不會放過自己,心中又害怕,又發愁。這時,一個手下人給他出主意說:“太後隻有當今皇上和魯元公主這一兒一女,自然對他們特別寵愛。如今大王您的封地有70多座城,公主卻隻有幾個城。您要是向太後獻上一個郡,把它作為公主的湯沐邑,太後定會高興,您也就不會有危險了。”

劉肥想想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好把自己封地中的城陽郡獻給公主。太後果然高興,劉肥這才平安地離開長安,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中國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話,不失去一絲小利益,就保不住自己的性命;沒有了生命,也就無所謂眼前的或長遠的利益。劉肥忍失小利,保全自己,這不僅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換來的還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性命。

生活離不開煩瑣小事,很多小事造成了鄰裏之間關係不和。但如果能彼此忍讓一下,客氣解決問題,鄰裏關係豈不是更和睦?

清代大學士張英與一位姓葉的侍郎毗鄰而居。因為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母便修書北京,要張英出麵幹預。張英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母親:“千裏家書隻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退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有時候生活中的事情就是這樣,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犧牲三尺巷,換來的是融洽的同事鄰裏關係,忍耐豈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忍耐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會遭遇它。“忍”字頭上一把刀,忍耐的過程是漫長的,忍耐的感受是痛苦的,所以忍耐本身也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但是如果經不住忍耐的考驗,我們的人生將會是一片蒼白,不堪一擊。

學會忍耐,會使你的胸懷更加寬廣;學會忍耐,會為你的人生增添一筆難以估量的財富!

現在多吃苦,是為了以後少吃苦

現實中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失敗了,不是因為他們缺少知識和才能,而是他們吃不了那份苦。其實離成功已經很近了,隻不過他們為眼前的困難所嚇倒,於是便與成功擦肩而過,錯過了一次,可能就是錯過了一生。

吃苦是成長的階梯,是成功的墊腳石。正如飛蛾由蛹變繭、破繭而出的過程:由蛹變繭時,翅膀萎縮,十分柔軟;在破繭而出時,必須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掙紮,身體中的體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充實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飛翔。

一天,有個人湊巧看到樹上有一隻繭開始活動,好像有蛾要從裏麵破繭而出,於是他饒有興趣地準備見識一下由蛹變蛾的過程。

但隨著時間的一點點過去,他變得不耐煩了,隻見蛾在繭裏痛苦掙紮,將繭扭來扭去的,但卻一直不能掙脫繭的束縛,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繭而出了。

最後,他實在等得不耐煩了,就用一把小剪刀,把繭上的絲剪了一個小洞,讓蛾出來可以容易一些。果然,不一會兒,蛾就從繭裏很容易地爬了出來,但是那身體非常臃腫,翅膀也異常萎縮,耷拉在兩邊伸展不起來。

他等著蛾飛起來,但那隻蛾卻隻是跌跌撞撞地爬著,怎麼也飛不起來,又過了一會兒,它就死去了。

蛾為什麼會死?原因是蛾失去了成長的必然過程。蛾的成長必須在蛹中經過痛苦的掙紮,直到它的雙翅強壯了,才會破繭而出,那些不經過痛苦掙紮而生的飛蛾勢必夭折。人的成長也是如此,沒有經過不幸、挫折、失敗磨煉的人生也難以承擔大任,即使讓其承擔大責任,也會因經受不住隨之而來的艱辛、曲折、困難的考驗而歸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