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複讀(1 / 2)

1989年9月份,我在靈山縣三中複讀了,這一年就像人間煉獄,過著三更燈火五更雞的生活,由於家裏窮,開始時,我就借住在三表兄胡立平在煤建公司分配的單身宿舍,三表兄是接替大姑父的班分到縣煤建公司,這一年他停薪留職,自己創業開辦了靈山縣康寶飲料廠,胡桂琴做飲料廠現金會計。宿舍在老西門靠近聖水河堤壩處,離聖水河大橋很近,三中在南門口距宿舍約5裏路遠,每天早晨很早起床,晚上十點晚自習後再趕到住處,過了二個月,由於路途遠,有時晚了,我就在魏燕和她弟弟借住糧食局的一間宿舍裏住,有二個月我住在張洪春租借的民房,由於怕房東看見不讓住,我每天起得很早,晚上很晚才回去,這樣打遊擊的生活又過了幾個月,臨近第二年開春我又住在同班同學淩其山父親,在三中臨時放工具的一間倉庫內,這間倉庫正好通往在三中高中部上山的樓梯下,五六月份近山的地方蚊子特別多,點了蚊香不起作用,半夜多次被蚊子咬醒。

所有靈山縣城的美景,那時在我眼裏都無影無蹤了,也許就象汪國真詩人所說“熟悉的地方沒風景”,每天,從聖水中學一起來複讀的四位同學,會在一起去食堂吃飯,燕成春、張景中(外號“鐺鐺”)、張洪春和高勇(我),我們四大金剛每天在一起,一般都是鐺鐺和張洪春排隊買飯,吃飯時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說說笑笑,一切壓力都消失了。有時,我們自我安慰說“累不累,想想紅軍老前輩,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我們還能夠讀書就是最大的幸福,自古以來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說法,貧民子弟想要出人頭地就要有吃苦的精神,要想改變命運,要有“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受罪”的幹勁。

一個星期天,三堂兄高強來到學校找我,把我帶到他停靠在聖水河和淮河交界處碼頭的船上,那時,他的船已換成五十噸位的水泥船,這艘船最遠到過廣東湛江,高強在靈河灣也成了名人,這艘船很大,三嫂劉玉潔忙裏忙外招待我,讓我很是感動,當晚,我就住在他們的船上,那艘船當時沒裝貨,船艙空蕩蕩的,人下到裏麵很難爬上來,從小到那時,這艘船是我見到最大的一艘,很羨慕。住宿艙在後麵,沿著木樓梯下去,側艙有兩個房間,裏麵鋪著床,住宿艙的上層是廚房和衛生間,四周是玻璃窗,視野很開闊,最後麵是船舵室,就是像電影看到過的圓盤形的木船舵,站在舵的後邊手握著舵,有種航海家的感覺。三堂兄給我講了行船的禁忌,鳴笛幾聲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一聲短,請從東船左舷會船;

二聲短,請從東船右舷會船;

三聲短,本船正式倒車或有倒退的傾向;

四聲短,不同意對方要求,請對方采取避讓行動;

六聲短,輪船遭險呼救;

一聲長,本船離開碼頭或泊位;

二聲長,要求通過船閘或靠泊;

三聲長,有人落水,需要搶救;

一長一短聲,本船正在向右轉彎或掉頭;

一長兩短聲,本船正在向左轉彎或掉頭;

一長一短又一長聲,我希望與你聯係;

兩長聲一短聲,追越船要從前船右舷通過;

兩長聲兩短聲,追越船要從前船左舷通過;

一長一短又一長一短聲,同意對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