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的“魔圈”是英格蘭人的天文台。
英國西南部的“魔圈”巨石陣,被一些考古學者認為是人類現存最早的天文觀測台之一。它位於英格蘭阿姆斯伯雷小鎮西麵約3000米處。根據考古年代測定,它大約建於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全部工程延續了千年之久。建築中包括從300多千米外水陸兼程運來80多根每根重5噸多的青石柱,以及從數十千米外搬來的重達45噸造石門用的大塊砂岩。巨石陣外圍有均勻排列的56個坑穴,可能是用於立標杆的坑洞。
1960年天文學家傑拉爾德·霍金斯借助於電子計算機發現:在夏至這天,從英格蘭巨石陣圓圈的中心觀察時,剛剛升起的太陽必將從遠離中心的一塊“巨石腳跟”上射進來。而在其他重要的節令日子,太陽、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樣與另外的巨石一一對準成一條直線。它的外圍坑洞可以被用來預報月食。
撒丁島上阿巴桑塔附近的努拉格圓石堡;一些考古學家分析認為它可能是人類建立的最早的天文台遺址,也有人認為是太陽神廟。
阿拉伯人的天文台
阿拉伯人的古天文台曾使用巨型象限儀。
在阿拉伯地區,公元829年,阿拔斯王朝在巴格達建立了一座天文台,被稱為那個時代最先進的天文台。1272年,伊爾汁國建立了馬拉蓋天文台(在今伊朗西北部),它的規模也很可觀,集中了當時最好的儀器設備和研究人員,中國天文學家曾到那裏進行合作。百餘年後又在撒馬爾罕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以前的天文台,觀測和研究設備也屬一流,所有的巨型象限儀半徑達40米。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撒馬爾罕天文台也可以算是“日影建築”。
這裏的天文學家曾對1000多顆恒星的位置進行了長期的觀測,並編製了當時高水平的星表。
卡塞爾古天文台
卡塞爾古天文台比格林尼治天文台更早。
歐洲的卡塞爾古天文台興建於1560年,比格林尼洛天文台還早115年,號稱“歐洲最古老的天文台”。這個天文台原是德意誌羅馬帝國黑森公國國王威廉四世的王宮。威廉四世在讀書期間結識了丹麥著名天文學家第穀·布拉赫,由此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建立了天文台。世界著名天文學家在這個天文台工作過的有開普勒等著名天文學家。丹麥在哥本哈根的紋島也建立過天文台,第穀·布拉赫在此進行過卓有成效的工作。
每個國家都應該有天文台,天文台的圓頂室通常是圓柱形結構,頂部是一個可以在360度範圍內水平轉動的半球殼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