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我們踏上追求目標的奮鬥旅程,否則有一些資訊永遠無法加以處理。這些新資訊,在我們努力清掃路途障礙的過程中,才能綻放光芒,發揮作用。
也惟有在我們朝夢想邁進時,才能從這些新資訊中,解讀出新的機會。
有些東西遠看炫目,趨近一看,卻平平常常;有些東西遠看似乎混沌,但愈靠近愈見光彩奪目。
人生旅程的景觀一直在變化;向前跨進,就看到與初始不同的景觀;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氣候。經常檢查自己的計劃要能夠隨時掌握人生目標的進度與方向,需要勤奮不懈以及持久耐心。
一個人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而一直不斷包圍著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有時候會令人無法精神集中。
等到我們明確知道我們身在何處時,我們的人生目標早已被遺忘,夢想早已被粉碎。
無論是每日、每周或是每月做一次確認工作,都能夠讓維持在正確的方向,並且非常真實地給人激動與成長。
做確認工作意味著你必須和已經成為百萬富翁的人多多交往、學習。
切記,要不斷地找尋那些比你有成就感、有某件事做得比你好的人,作為學習模仿的對象。
市麵上,常出版一些關於如何自省的新知與技巧,或關於某些人如何完成一些偉大的成就,發展出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好的理論與方法的書籍,供你參考。
避免與終日抱怨,滿腦子負麵思想的人為伍。
要戰勝腦子裏存在的負麵思想,要花費更多積極、正麵的鼓舞。
換言之,就是你在自己心靈的窗口為自己站崗、把關,當正麵或負麵的思想抵達門口時,你的工作就是決定該讓何種思想通過。
當然是正確思想順利過關,將負麵思想阻擋在外。
假設你最終的人生目標是在你的城市創造一個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業。
隨著歲月流逝,你的知識及經驗都不斷的成長也許會發現,你早期的人生目標在不知不覺中擴展了!
你所創的企業現在是全市或全國最大且最成功的企業了!
重點是在你所進行的方向。當失去這個方向的時候問題將會接二連三的出現。
例如:
一個製造電器用品並且將產品銷售給其他公司廠家,在其他大市場的企業不斷地擴充、成長時,在這幾年之中,該公司特別投注心力在某一個特殊產品的領域上,直到公司成為該產業的獨占者為止。
當該公司所生產的特殊產品不再為消費者所需求時,即是該公司應該結束的時候了!
這個情形就是,該公司將一個非永久有需求的產品帶進了一個有限的市場,整個企業的成與敗都依賴這一產品。
你千萬不能將自己的目標局限在某一個可能隨時會結束的方向上!
應該選擇一個方向,能夠包容改變,並由改中吸取經驗,獲得利益。
不要讓你其他附屬的或次要的目標,影響或改變了最終的人生目標,它們存在隻是為了幫助你早日達成人生目標,不是來改變你人生的方向。
在你人生的旅途中,附屬次要目標在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擴展或甚至改變了方向,也可能創造出新的目標或去掉一些目標,但最終的目的隻有一個:
那就是要達成最終的人生目標。
調適再調適因為這個緣故,在人生道路前進時,要有調整方向的彈性。
近代史上,有一群人特別成功,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而幸存的人。
赫姆口可博士在一本著作中,拿這群人和戰前即遷居美國的同齡猶太人做比較。
結果發現,平均而言,這批幸存者的教育程度較低,但日後的事業成就較大,收入較高,較熱心從事社會服務工作。
赫姆口可探究原因,發現這些曆經苦難折磨,卻頗有成就的人,具有若幹共同特質,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
隨時準備主動展開新任務,且能針對環境變化,隨時進行調整與調適。
20世紀生物學一再對我們耳提麵命:“調適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調適。”隻要朝著積極的方向改變,便無須羞恥。
很多人明明接收到新訊息,卻好像很難據此改變既有計劃。
他們拉不下臉承認錯誤,也不肯重新考慮原來的目標策略或方法,隻好硬著頭皮,繼續實施錯誤的計劃。
財富稍縱即逝,愈快改正錯誤愈好。
重新檢討路徑或謀略,非但不表示自己不行,反而可顯示實力堅強。
聰明的人都了解,最好的計劃是在資訊不齊全的情況下製訂的。
機警的人一邊將計劃付諸行動,一邊加強搜集資訊。
惟有借由持續不斷的親身經曆,才有辦法對計劃進行妥善的修正。
凡未能隨時修正計劃的人,多半因為自身欠缺安全感,以致絆腳。
這種人必須改變觀念,不要再誤以為所謂卓越,就是無所不知;要敞開心胸,接受新觀點,隨同而來的新變化,放大自己有限的視野。若非如此,無法充分發揮潛能,獲致最滿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