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女子教育(2 / 2)

由此我便推想到我國女子教育失敗的原因:不是沒有人想到女子教育有區別的必要,是想到了不敢說,說了就有被質問被唾罵的危機。而且即使有人說著做了,女子們自己也不肯相信他,聽從他的。若偶而有人聽從了他,她便得受盡女伴們的嘲笑,平空加添出一份麻煩來。結果是女子教育包在男子教育裏麵,或者說根本沒有女子教育這回事。

身為女子而受著男子的教育,教育出來以後社會卻又要你做女子的事,其失敗是一定的。就以我個人而論,教育,教育,我真是吃盡它的虧!假如我根本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許反要比現在幸福得多了。

我的成績,與同級男生比較起來,可以說是毫無愧色的,但是現在他們都成功了,我卻失敗,這是在學問事業方麵。因為他們可以專心一誌的對付學問事業,我卻要兼顧家庭。然而在家庭方麵又怎樣呢?他們還是大都幸福的;即使偶有不幸福,也與他們所受的教育無涉。然而我,我的孤苦伶仃,卻是教育害了我的。

我們都知道教育的第一個目的是要造成有用人材,以供社會需要。因此社會上需要醫生,學校裏便有醫科;社會上需要教員,學校裏便有師範科等等。教育出來以後,醫科出身的人便當醫生,師範科出身的人便當教員,這叫做學有所用,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然而我們呢?社會需要我們做人家的妻子,做孩子的母親,學校裏卻沒有賢妻良母科,教育我們怎樣做妻子做母親呀,這又叫我們怎麼辦呢?我敢說我們在小學中學大學裏所學過的全部課程中,沒有一種能夠指導我們怎樣養育孩子的,甚至連生產常識也沒有教,但是我們必須生孩子,養育孩子呀!

也許有人說:那本男子也沒有學過賢夫良父科,他們又是怎麼辦呢?這話可是不對。因為做丈夫做父親便當得很,隻要多賺幾個錢便行了,用不著學習什麼專門技能的。換句話說,他們可以利用他們所學的東西來多賺些錢,這樣便可以舒舒服服的做丈夫做父親了,用不著再學什麼做丈夫做父親的特別技能。但是我們便不同了:代數三角不能用以計算娘姨的小菜帳;曆史隻告訴我們人種的由來,可沒有告訴我們孩子是怎樣受胎,怎樣產生,怎樣成長的呀!不錯,那也許是我纏錯,纏到生理衛生上麵去了。但是我是上過生理衛生課的,我們那時是男女同級,當老師講到膀胱一章時,男生都朝著女生們笑,並且用難聽的話來打趣她們,因此女生們都蓋紅著臉逃跑了,下麵講生殖器官的一章更不敢聽,大家寧願曠課下去,弄得教師沒法,隻得連受孕懷胎兒章都刪去不講,因此我們對於這些事便連一些常識都沒有。但是男生們沒有還不打緊,胎又不是長在他們肚子裏的,吃虧的可是女人呀!在家庭婦女還占著絕對大多數的,我國女子的出路既是做妻子,做母親,怎麼可以不學些做妻子做母親的本領來適應環境呢?

我是十八歲上出嫁的,沒有學過做妻子,做母親的本領,便嫁了人,而且很快的養下孩子來了,於是我便吃盡苦頭。當時我隻知道二個人要好便可以結婚,誰知道結了婚就不要好了。結婚須有結婚的知識與技能,我沒有,我的丈夫也沒有。但是他沒有不打緊,他不必管家,不必養孩子,甚至於唯一的責任供給錢,也由他的大家庭替他負擔了。然而我卻吃盡苦頭呀!古人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我倒以為女子出嫁以前,真該好好的學養子一番才對。而且,避孕也是很重要的,女子教育不但要教人學"養",還該教人學"不養"哩。

這樣說來,女子教育似乎專門指賢妻良母教育而言,相當於日本的新娘學校,除了插花,配窗簾,布置房間等等之外似乎再不必學習其他什麼東西了,那也不然。我以為真正的女子教育可分二種來講:一種是預備給完全以婚嫁為職業的女人來用的,就專門教給她們以管家養孩子的種種技能,相當於其他各項的職業訓練,使她們將來能夠所學得其所用。另一種便是除了教她們與男生同樣學習各種職業技能,或同男生一樣啟示她們一條路徑,使她們將來得從事於某種學術研究以外,還得教給她們些管家養孩子的常識,因為從事職業或研究學問的女子總還得結婚養孩子,在目前的中國社會裏,男子可以專心從事職業或研究學問,把家務孩子統統交給他的家主婆,女子可沒有這麼好福氣討個家主公來呀!而且生產這類事也不是別人可以皰代得來的,總得知道一些。除非她是個終身不嫁人的女子,才可以與男子受同樣教育,隻不過在上生理衛生課時,還得把"月經期內的衛生"一章對她講得特別詳細一些,別讓她聽到講膀胱那章時便給男生笑得逃跑了,那才是女子教育的萬幸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