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處世經典
壽夭在天安危在人
〔原文〕
壽夭在天,安危在人。知天理者,夭或可壽;忽人事者,雖安必危(1)。
〔注釋〕
(1)危:危難。
〔譯文〕
長壽或者死亡是在於老天爺的意誌,即自然規律的安排,平安或者危險卻在於人自己的行為。了解並遵循自然規律的人,本來是短命的卻可能獲得長壽;忽視並違反人情事理的人,雖然眼下可能還安全但將來必遭危難。
人巧勝天天直勝人
〔原文〕
人以巧勝(1)天,天以直勝人。
〔注釋〕
(1)勝:戰勝。
〔譯文〕
人可以用聰明和智慧的手段戰勝大自然,大自然卻能用直截了當的辦法戰勝人。
強辯惑眾逢迎媚人
〔原文〕
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強辯足以惑眾;以無為有,以有為無者,便辟(1)足以媚人。心可欺,天可欺乎?
〔注釋〕
(1)便辟:逢迎諂媚。
〔譯文〕
把正確視為錯誤,把錯誤視為正確的人,強詞奪理的辯解完全可以迷惑大眾;把沒有當作有,把有當作沒有的人,逢迎諂媚的表現是十足可以討人喜歡的。人的心可能會被欺騙,可蒼天是能欺蒙得了的麼?
勉強為善勝於為惡
〔原文〕
為善不如舍惡,救過不如省非。欲不匱則博施,欲長樂則安分。廣積不如教子,避禍不如省非。勉強為善,勝於因循為惡(1)。
〔注釋〕
惡:壞事。
〔譯文〕
做善事不如丟棄壞毛病,補過失比不上少是非。要想自己不匱乏就多去施舍幫助他人,要想長久快樂就安分守己。多積攢錢財不如好好教育兒子自立成人,躲避災禍不如省去是非糾紛。勉強做件好事,勝過沿襲過去幹壞事。
平和無仇謙忍無辱
〔原文〕
試(1)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注釋〕
(1)試:嚐試。
〔譯文〕
經過嚐試不會再後悔,寬恕別人不會招怨恨,與人和睦不會結下仇,謙遜忍讓不會受羞辱。
屈己處眾好勝遇敵
〔原文〕
屈(1)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欲常勝者不爭,欲長樂者自足。
〔注釋〕
(1)屈:委屈。
〔譯文〕
委屈自己的人能夠和大家處得很好,爭強好勝的人必然會遇到敵手。要想常勝不敗就該避免與他人相爭,要想長久快樂就應保持自我滿足的心態。
取辱招禍皆由己也
〔原文〕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吉凶悔吝,非(1)天然,無有不由己也。
〔注釋〕
(1)非:不是。
〔譯文〕
不知自我尊重的人會得到羞辱,不知自身畏懼的人會招來災禍,不自我滿足的人能得到益處,不自以為是的人能多長見識。吉凶禍福悔恨怨怒,這些並不是大自然給予人的,事實上無不是因為人自己招惹來的。
不恥下問勤勉好學
〔原文〕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得自滿,一為(1)君子,一為小人,自取如何耳。
〔注釋〕
(1)為:做。
〔譯文〕
明白自己知識缺乏的人謙虛好學,向別人求教以為是恥辱的人驕傲自滿,一種做法是君子,一種做法是小人,是君子還是小人,隻看人自己是怎樣一種做法就是了。
心清見道明誌立功
〔原文〕
心不清則無以見道,誌不確則無以立功(1)。
〔注釋〕
(1)功:功名。
〔譯文〕
心裏不清淨就無法看到事物的內在規律,誌向不堅定便無法建立卓越的功名事業。
利心背道私心滅公
〔原文〕
利心專,則背道;私心確,則滅(1)公。
〔注釋〕
(1)滅:喪失。
〔譯文〕
利欲心專注,便會違背了做人的道德;私心雜念確立,就會喪失了大公無私的思想。
己重不仁廣積不義
〔原文〕
為己重者不仁(1),好廣積者不義,足恭者無禮,貪名者無智。
〔注釋〕
(1)仁:道德。
〔譯文〕
做事隻顧自己不管他人的人不道德,好廣積錢財的人不仗義,畢恭畢敬的人內心瞧不起人,貪求名聲的人不明智。
智勝心勞不可過妄
〔原文〕
智大心勞者狂(1),力小任重者踣。
〔注釋〕
(1)狂:狂妄。
〔譯文〕
聰明過人操心煩勞的人,很是狂妄;能力弱小擔當重任的人,容易跌倒。
匹夫一人怎正頹俗
〔原文〕
塊土不能障狂瀾,匹夫不能正(1)頹俗。
〔注釋〕
(1)正:糾正。
〔譯文〕
一塊土坷垃不能擋住洶湧的潮流,一個人不能夠糾正頹敗的風俗。
謀略不密悔之不及
〔原文〕
爾謀不藏,悔之何及?爾見不長,教之何益(1)?
〔注釋〕
(1)益:用途,好處。
〔譯文〕
你的謀略不保密的話,事敗之後你再後悔哪裏還來得及呢?你的見識不見長進的話,開導於你又有何用呢?
言語傷人利於刀斧
〔原文〕
以言傷人者,利於刀斧;以術害人者,毒於虎狼。言不可不慎,術(1)不可不慎也。
〔注釋〕
(1)術:用心。
〔譯文〕
以話語傷人,比刀斧銳利;用心術害人,比虎狼惡毒。因此,講話不可以不謹慎,用心不能不慎重。
不聞人非不視人短
〔原文〕
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視人之短(1),口不言人過,庶幾為君子。
〔注釋〕
(1)短:毛病。
〔譯文〕
耳朵不聽他人的是非,眼睛不瞧他人的毛病,嘴巴不講他人的過錯,這樣就差不多算是一個有修養道德的人了。
韓非說難卒斃於說
〔原文〕
韓非作《說難》,而卒斃於說,豈非所謂多言數窮之戒(1)耳?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