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當官廢法(1),不如傀儡之登場。考校徇情,不如鬮盤之輪撥。
〔注釋〕
(1)法:法律。
〔譯文〕
當官的首長,如果廢了法律,還不如個木偶人來登台表演呢。監考的老師,如果因為徇私情而不執行公務的話,還不如用個抓鬮的輪盤來指點姓名呢。
執法犯法盜賊叢生
〔原文〕
一手詰(1)盜,一手竊盜贓,故前盜死而後盜生。一麵懲奸,一麵窺奸婦,故此奸伏而彼奸犯。
〔注釋〕
(1)詰:盤查。
〔譯文〕
一隻手在盤查捉盜,另一隻手卻在偷竊盜來的贓物,因此前麵的盜賊剛被整治完畢,而後麵的竊賊便又產生出來了。一方麵懲治捉奸,另一方麵卻窺伺奸婦,因此這裏的壞人剛被依法製服,而那裏的壞人卻又出來作亂了。
昏官之害甚於貪官
〔原文〕
呆子(1)之患,深於浪子(2),以其終無轉智;昏官之害,甚於貪官,以其狼藉及人。
〔注釋〕
(1)呆子:癡呆懵懂之人。
(2)浪子:閑散浪蕩的人。
〔譯文〕
呆子的缺陷,比起浪子更糟糕,因為呆子終究無法變得聰明起來;昏官的禍害,比起貪官更要命,因為昏官把事情攪得一蹋糊塗而危及眾人。
任情行事禍福俱來
〔原文〕
逆(1)氣所乘,有時博忠諫之名,要時賈(2)殺身之禍。任情自放,進則不勝其英雄,退則不勝其憔悴。
〔注釋〕
(1)逆:古代指民間上書。鄭玄注《周禮·宰夫》言:“自下而上曰逆,逆謂上書。”
(2)賈:讀音念古,招致、引來之意。
〔譯文〕
以不同的意見向上直言上書規勸,有時能夠博得忠心進諫的美名,有時卻也會招來殺身的大禍。縱情任性不加約束地做事,事情幹得順利漂亮,人會顯得百倍英雄,盡逞傑俊風流;如果事情不順利不如意,人會顯得萬般憔悴,困頓萎靡不振。
浪子成名發妻下堂
〔原文〕
凶人得誌(1),莫提貧賤之時。宕子成名,必棄糟糠之妻。
〔注釋〕
(1)誌:願望。
〔譯文〕
凶狠歹毒的人,如果達到了自己的願望,就會很快地忘記掉在貧困時和自己有交情的朋友。性情浪蕩的人,如果得到了功名,就會狠心地拋棄掉在窮苦時和自己共患難的妻子。
精神麵貌因勢而變
〔原文〕
顏隨勢改,升降頓殊。氣逐時移,盛衰立見(1)。
〔注釋〕
(1)見:顯露。
〔譯文〕
人的麵貌是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的,高升或者降低便馬上會表現為兩副懸殊的樣子。人的神氣是跟著時間的推移而轉換的,鼎盛或者衰敗時就立刻會顯露出來。
禍由隙生貴防絕境
〔原文〕
災禍從天降,隻怕窟頭;富貴逼人來,須防(1)絕板。
〔注釋〕
(1)防:提防。
〔譯文〕
災禍從天而降,恐怕是自家原本的毛病漏洞太多;富貴逼人而來,須提防以後,不要把事情做絕。
順尋退路逆找出路
〔原文〕
當得意時,須尋(1)一條退路,然後不死於安樂;當失意時,須尋一條出路,然後可生於憂患。
〔注釋〕
(1)尋:找。
〔譯文〕
人在誌得意滿的時候,要明智地找到一條退路,這樣往後才不致於死在安樂窩內;人在不順心的時候,要找到一條出路,這樣往後才能夠在磨難中得以生存。
吝能致富敗則遭打
〔原文〕
吝(1)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則為過街之鼠;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則為百足之蟲。
〔注釋〕
(1)吝:摳門。
〔譯文〕
摳門吝嗇之人,自然有可能得到富貴,但是一旦出了糟糕的事情,就會出現“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遭遇;豪俠仗義之人,或許有可能導致破掉家財,但是一旦出現了窘境,也無非是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狀況。
君子慎行厚德惜福
〔原文〕
吾本薄福人,宜(1)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
〔注釋〕
(1)宜:應該。
〔譯文〕
我本來是個福淺的人,應去多做積德的事情,以補上自己的虧欠;我本來是個少德的人,就更應去多做珍惜福分的事情,以補上自己的缺陷。
喪心病狂一貪之害
〔原文〕
喪心病狂,生於熱極(1)。
〔注釋〕
(1)極:極端。
〔譯文〕
象瘋子一樣喪失了理智或良心的人,大都因為極端狂熱地追求名譽地位或物質利益的緣故。
家產遺子事親不歡
〔原文〕傾囊而付子,難承養誌之歡。繼世以同居,漸有越牆(1)之隙。
〔注釋〕
(1)越牆:跳過自家的院牆。
〔譯文〕
即使把全部的家產送給子女,也很難使他們有奉養父母的高興勁兒。雖然和再嫁的女人成了家,往後她仍然不免會有另嫁他人的嫌隙。
教子之難多因姑息
〔原文〕
內臣(1)之奴易使,隻靠鞭笞;寡婦之子難訓,多因姑息。
〔注釋〕
(1)內臣:古時指宮廷近臣或宦官。
〔譯文〕
內臣這樣的奴仆容易使喚,隻要用鞭子就可讓他聽話;寡婦的兒子最難教訓,原因多在於平時對他的寬容遷就。
兒孫子女亦是路人
〔原文〕
子孫亦是眾生,顧(1)戀不可太深,責備不可太重;兄弟原同一體,事親便至相讓,分財便至相爭。
〔注釋〕
(1)顧:顧惜。
〔譯文〕
孫子兒子也都是和大家一樣的人,因此顧惜眷戀他們不可以太深,批評責難他們不可以過重;兄弟們原本是一奶同胞的手足,侍奉父母就會相互推諉扯皮,彼此分家財時就會相互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