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中下旬,慈禧太後接到列強要她歸政給光緒帝的假報告後,發布上諭,對列強宣戰,表示要對外國侵略者“大張韃伐,一決雌雄”。清廷還招撫義和團,會同清軍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區展開了反對八國聯軍的戰鬥。但身為清政府兩江總督(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劉坤一和湖廣總督(轄湖北、湖南兩省)張之洞等東南地方督撫,卻揣著明白裝糊塗地把清廷對外宣戰的上諭說成是義和團拳民所為,公然把以後的上諭統統看做是朝廷佞臣的“矯詔”,表示“概不奉行”。擅自同列強駐上海領事簽訂了《東南互保約款》,同列強和平相處,各不相擾。
在當時的封建專製製度下,違抗朝命是要被砍頭的,劉坤一、張之洞之所以敢於置清廷的宣戰上諭於不顧而自行其是,是他們對當時國內政治局勢作了分析後認為,慈禧太後對外宣戰必有其它原因,而且決不會長久,過不了多久,清廷內部的對外妥協勢力就會抬頭,必定會改戰為和,到了那時,能夠同列強議和的決不可能是如今掌權的清廷大員,而必須由他們出麵列強才會認可,既有列強的支持,清政府對他們也將無可奈何。如果清政府不與列強議和,很有可能徹底垮台,他們手中握有軍政、財政大權,又占有很大地盤,也不會有很大風險。
不久,清政府果然改戰為和,隻好承認他們搞《東南互保》,違抗朝命是“老成謀國之道”,命他們參予同列強進行的議和。而那些支持義和團和同意對列強宣戰的王公大臣們,在列強的壓力之下,或被清廷處死,或被流放充軍。
違抗朝命,一般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但劉坤一、張之洞抗朝命反得自保,真可說是處世圓滑,應變有術。他們遇變自保成功的原因有二個,一個是他們對清統治者不可能抗戰到底最終必將對外妥協有較為深切的認識,一個是他們把宣戰上諭看做是亂臣賊於所發的假旨矯詔,這不但為清統治者日後改戰為和,對外妥協找好替罪羊,找到下台的台階,也為自己事後推卸抗旨責任,搪塞敷衍清政府打下了埋伏。
李蓮英諂諛固寵多術
李蓮英是清朝末年有名的大太監。李蓮英之所以能夠深得慈禧太後的寵信,並非是由於他掌握有高超的梳頭技巧,而是由於他時時刻刻地揣摸慈禧太後的脾氣秉性、生活起居習慣,千方百計地絞盡腦汁,討取慈禧太後的歡心。他的值班房同慈禧太後的寢宮很近,慈禧太後有時來此轉一轉,凡是慈禧坐過的椅子都被李蓮英用黃色緞子布覆蓋,不許任何人再來使用,以表示他對慈禧太後的尊敬與忠心。
1894年慈禧太後六十歲生日時,各級文武官員紛紛向慈禧太後貢獻奇珍異寶,古玩字畫,希望博得慈禧一笑,加官進爵。李蓮英卻要大異於各官所為,耍個新花樣,討好慈禧。他知道慈禧非常迷信,每次過生日時都要將一些鳥兒,魚兒等“放生”,以積陰德,以顯示自己的慈善仁德,李蓮英早在幾個月前,就冥思苦想如何露一手。李蓮英事先買了許多黃鳥、畫眉等進行馴養,日久天長,打開籠子後,鳥兒在外圍繞房屋飛翔幾圈後仍然飛回籠內覓食。
慈禧太後生日那天,慈禧太後如往年那樣在眾多太監、宮女的簇擁之下,來到萬壽山下“放生”。慈禧一連“放生”了數十籠鳥兒,各鳥皆騰空而去,最後,慈禧又打開李蓮英事先訓好的那鳥兒的籠子,鳥兒在宮殿綠樹之間飛了幾圈後又皆飛回鳥籠。慈禧見後心中納悶,就問李蓮英是何緣故,李蓮英見阿諛奉承時機已到,像背書似的說道:“老佛爺皇恩浩蕩,恩及鳥獸,鳥兒感恩戴德,不忍離老佛爺而走,老佛爺洪福齊天,萬壽無疆。”慈禧太後雖明知此事是李蓮英搞的鬼,李蓮英的阿諛之詞聽起來也十分順耳,但為表示自己的聖明,故意斥責說:“大膽的奴才,竟敢拿些馴好的鳥兒來讓我放生,難道你敢欺蒙我嗎?”周圍的人們個個麵麵相覷,一些平時與李蓮英有矛盾的太監暗暗高興,慶幸李蓮英今天要倒大楣。可是李蓮英卻不慌不忙地叩了一個頭說:“奴才萬萬不敢欺蒙老佛爺。自古以來,有馴鳥的,但沒有馴魚的,昆明湖不是有一百桶大鯉魚等待老佛爺放生嗎?請您放魚後再治奴才的罪不遲。”慈禧太後不知李蓮英又在搞什麼鬼,走到湖畔的魚桶前,一一用手摸摸魚桶,說聲“全部放生”,太監們七手八腳地將魚倒入昆明湖內,令慈禧太後和眾人奇怪的是,許多鯉魚在湖內打了幾個轉轉,又都遊回到岸邊,排成一個大橫排,頭朝著慈禧太後搖頭擺尾,嘴巴一張一張的,好像在向慈禧朝拜,正當慈禧看得發呆之時,李蓮英興高采烈地突然跪倒在地,大聲說道:“恭禧老佛爺洪福齊天,壽誕之日,天降吉祥,放鳥,鳥不去,放魚,魚不遊,老佛爺萬壽無疆。”其它太監、宮女見狀也跟著一齊跪下,高呼萬歲,慈禧太後被這班人一哄鬧,心花怒放,飄飄然起來,似乎自己真的成為順天應人的聖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