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什麼是精益人生管理(2 / 2)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院長,我國快速成型與製造(RP&M)技術的知名專家和帶頭人盧秉恒教授也是精益人生管理的楷模。1967年,盧秉恒以優異的成績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河南三門峽中原量儀廠。恢複高考後的1979年,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盧秉恒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成為機械製造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師從我國機械製造領域的著名教授顧崇銜先生。(名師出高徒啊!師從名師無疑是一條精益路線。因為名師就如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豈不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嗎?這樣,一個人可以少走多少彎路啊!)

1992年,盧秉恒赴美國MICHIGAN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及合作研究,在美參觀汽車模具企業時,發現了快速成型技術在汽車製造業中的應用。盧秉恒認為我國作為未來的製造業大國,必須掌握此項先進技術(順勢而為,才能快速的提升,這就是精益)。回國後,盧教授帶領著幾位朝氣蓬勃的年輕教師和博士生在簡陋的實驗室裏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曆程。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課題組通過夜以繼日的艱苦鏖戰和一分一文的精打細算,用學校及自籌的非常有限的資金,他們硬是把有基本功能的樣機做起來了。1995年9月18日,國家科委開論證會,專家評價很高,首批獲得“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250萬的資助(隻有首先占位的人,才能獲得國家和社會的重視與支持,這也是精益)。盧秉恒院士創建的先進製造技術研究所的座右銘是“做一流學問,創頂尖技術”(追求卓越,也是精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西安交通大學先進製造技術研究所已經成為一個既有理論研究、又有產品開發的實體,擁有一支由機械製造、材料工程、電子電氣工程、控製工程、化工、計算機網絡與數據庫技術等學科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開發隊伍,先後承擔國家“九五”“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5項、國家“863計劃”項目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以及省部級項目等20多項。1998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盧秉恒本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蔣氏科技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