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概念能力。概念能力是指綜觀全局、認清為什麼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自身與環境要素間相互影響和作用的能力。具體地說,概念能力包括感知和發現環境中的機會與威脅的能力,理解事物的相互關聯性並找出關鍵影響因素的能力,以及權衡不同方案的優劣和內在風險的能力,等等。具有概念能力的人往往把組織視為一個整體,並且了解組織各個部分的相互關係。具有概念能力的人能夠準確把握工作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和工作單位與個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深刻了解組織中任何行動的後果,從而正確應對。
任何人都會麵臨一些混亂而複雜的環境,需要認清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聯係,以便抓住問題的實質,根據形勢和問題果斷地做出正確的決策。
3.沒能及時抓住提升和致富發達的機會
有了能力就要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是這個道理。機會來了,就要果斷地去抓住它。行動晚了,機會就會被別人搶去了。抓住機會時,決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位先生,他聽說某公司招考一個職員。這公司的待遇優厚,遠景也好。他很想去試試,但是他怕自己能力不夠,又怕萬一考不取丟臉。於是他猶豫著,沒有下決心。直到最後,他發現另外一個比他條件差得很遠的人居然考取了,他才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去試一試。
4.言行不當
除了以上無價值活動外,還有言多必失、交友不慎、飲食不當以及玩物喪誌等無價值活動。
(1)沉默是金,言多必失。一個冷靜的傾聽者,不但到處受人歡迎,而且會逐漸知道許多事情;而一個喋喋不休者,像一隻漏水的船,每一個乘客都希望趕快逃離它。同時,多說招怨,瞎說惹禍。正所謂言多必失,多言多敗。
一個說話極隨便的人,一定沒有責任心。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萬語,也不及一件事實留下的印象那麼深刻。多言是虛浮的象征,因為口頭慷慨的人,行為常常吝嗇。有道德者,絕不泛言;有信義者,必不多言;有才謀者,必不多言。
(2)交友不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親君子,遠小人”、“交益友、摯友、諍友,莫交損友、佞友、酒肉朋友”這些老生常談的話,古往今來都是金石之言。交友不慎(不分良莠、不講原則、濫交朋友)必將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慘痛的教訓。
案例1 交友不慎網友欠錢騙她頂債
18歲的莎莎(化名)是青島即墨市人,2006年6月從一所職專學校畢業,因暫時沒找到工作,天天泡網吧。上網聊天時,認識了網名叫“壞小孩”、自稱濟南某大學畢業的張某。已有男朋友的莎莎7月初與張某在一家網吧見了麵,後來她過生日時,張某又送花又請客,對她照顧得很周到。生日後沒幾天,張某以幫助找工作為名,把莎莎騙到萊西王某的美容店,趁她不注意自己跑了。等莎莎反應過來時,王某上去就給了她兩個耳光,說張某欠她錢,要莎莎替他還了錢才能走,隨後讓人把莎莎的身份證和身上的53元錢搜走。開始,王某讓她學美容、洗頭,7月27日,又把她送到招遠市辛莊鎮李某開的“青村園”飯店,強迫她賣淫。
(3)飲食不當。健康是“一”,其餘是“○”,有了健康的“一”,後麵加“○”,就能成十、成百、成千、成萬,健康失去了,一切歸零。一個人飲食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脾胃功能的消化及營養的吸收,影響身體的健康。
最佳的飲食營養結構,應隨著年齡的變化、機體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做出合適的相應變化,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人體的生命潛能。曾有科學家發現,幼年時食用過多的脂肪,年紀大的時候,就較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也就是說,人體從幼年時起,就必須注意營養飲食,要有科學,最佳的營養結構。否則,不但對幼年時期身體有礙,對其成年以後的健康,壽命都有影響。
38歲的李先生是武漢某電腦公司部門主管,患胃癌住院後一直心有不甘,因為他“正是年富力強的幹事業的時候”。湖北省腫瘤醫院腹泌外科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該院收治的胃癌患者中,45歲以下的中青年占到19%。該科副主任醫師魏少忠說,以前胃癌患者年齡多在60歲左右,如今青壯年患胃癌的病例在增加,“每年新發胃癌患者中,約15%年齡不足45歲”。
據分析,城市青壯年胃癌發病率增加,與生活方式不健康、工作壓力大、環境汙染等不無關係。像年輕人飲食偏辛辣,煙酒無度,工作壓力大,生活無規律,使得胃炎、胃潰瘍等胃病高發,這都增加了胃癌變的幾率。
不少青壯年覺得年輕時身體尚好,對胃部不適等胃癌早期症狀重視不夠。魏少忠說,其實早期發現胃癌並不難,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萎縮性胃炎、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杆菌的人,是胃癌高危人群。
魏醫生建議,青年人不要有拿健康換事業的想法,日常工作要學會給自己減壓,酒桌上應酬煙酒要克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規律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對遠離胃癌也有幫助。
每一個人,不同的年齡、性別、體重、不同生長期,及其生活方式、工作性質、家庭環境、社會層次等等,都會產生不同的飲食營養需求。所以應製定不同的營養健康飲食的係統方案,並在人體上述條件發生任何變化的時候,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
(4)玩物喪誌。玩物喪誌指醉心於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於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誌氣。人的意誌往往是由興趣愛好使然。如果人們隻顧沉湎於玩賞某一喜愛的事物,而這一事物又是消極有害的,那麼其積極進取的意誌就會被消磨殆盡。
這並非是在危言聳聽,在現實生活中,玩物喪誌的事例已是屢見不鮮。時下國人似乎大都癡迷於麻將、撲克之類的玩物,在雙休日邀朋約友,關門閉戶連續作戰是“消磨時間”;上班之後有事不幹,反鎖著門一直玩到下班是“忙裏偷閑”;下屬與上司在牌桌上通宵達旦,玩個棄而不醒是“陪好領導”;到酒樓餐廳就餐之前抓緊時間來它兩圈,則是“見空插針”??
當單位的工作迫在眉睫,任務亟待完成時,那些嗜賭成性的科長、主任們往往不見蹤影,就連手機、傳呼機也“已經關機”或者“不在服務區內”。當妻子規勸丈夫,或丈夫訓斥妻子不要參賭時,往往是在一陣麵紅耳赤的爭吵過後,我行我素,忘顧老小而徹夜不歸。由此,便引發了一幕幕因賭傷身,因賭傷心,因賭犯罪的人間悲劇。
據報道:某地一農婦夜以繼日沉醉在麻將桌上,到了拋家不顧的地步,一日丈夫外出,她竟將3歲的女兒鎖在家中,無牽無掛地到賭場去玩至深夜才歸,不料女兒在家落入地窖被毒蛇活活咬死。某企業一位財務科長事業上正如日中天,春風得意,在一次陪同客戶打麻將中連戰三天三夜,身心極度疲憊時又逢“牌火”衝頂,突患腦溢血“因公犧牲”,撂下了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號稱“西北第一貪”的周長青,隻身闖入澳門賭場,利用公款豪賭11個月,輸掉公款5000萬元,最終被送上了斷頭台。
(三)精益人生管理的謀略
如何杜絕前麵分析的各種人生中的各種無價值活動,這就需要一種謀略,那就是JIT人生(恰當人生)。
JIT的原意是JUSTINTIME,也就是恰好及時。JIT原本是企業精益管理的一個概念,其含義是指一個企業應該在恰當的時間,向恰當的顧客,提供恰當品質的、恰當數量的恰當產品。這樣才能使顧客獲得最大價值,從而贏得顧客滿意,實現企業的長期良性發展並生成充足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