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新中國水利發展進程中留下了載入史冊的一筆:這一年,國務院決定利用三年時間開展全國範圍的水利普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把脈”水利家底!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建設迎來了空前發展高潮,水利事業不斷續寫著新的輝煌篇章。特別是河北省委省政府領導全省人民進行了規模宏大、卓有成效的水利建設,為抗禦水旱災害、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水利已經成為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體係。隨著全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全省江河湖泊自然條件、水土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運行狀況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麵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河北省加快推進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步伐,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時期,迫切需要對水利的工作對象、服務對象、自身狀況進行綜合了解、準確把握、深入分析,全麵摸清水利“家底”!因此,開展水利普查對於全麵了解全省水利發展狀況,提高水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實現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保護,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基礎水信息支撐和保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分為4個階段。2010年1~12月為前期準備階段,成立普查機構,落實工作經費,編製普查實施方案和相關細則,開展第一階段普查培訓及宣傳動員等工作;2011年1~12月為清查登記階段,分為普查對象清查和全麵調查兩個環節;2012年1~6月為填表上報階段,包括填表上報和彙總協調兩個環節;2012年7~12月為成果發布階段,主要進行全省全口徑經濟社會用水量計算、普查數據彙總協調平衡、普查成果逐級抽查驗收、普查資料分析整理彙編、普查數據管理和空間數據庫建設、普查成果驗收和宣傳發布等。

河北省水利普查範圍涉及全省11個設區市,172個縣級普查單元,2302個鄉級普查單元,52453個村級普查單元。包括河湖基本情況,水利工程基本情況,經濟社會用水基本情況,河湖開發治理保護情況,水土保持情況,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和灌區、地下水取水井情況。

三年來,在國普辦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省各級政府部門和各級水利普查機構精心組織,密切合作,6萬名水利普查員全力以赴、不畏艱辛,穿崇山峻嶺、探水庫河湖、訪礦企民戶,用無私奉獻和豪邁與激情,譜寫了一曲氣勢恢宏的摸“家底”、把“水脈”、支撐燕趙大地治水興水的問水歌,圓滿完成了水利普查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得到了國普辦、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

此次普查共獲取數據項4211萬個。通過普查,全麵查清了河北省河湖水係和水土流失的基本情況,查明了水利工程設施的數量和能力,摸清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了解了水利行業能力建設狀況,形成了全麵反映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等方麵情況的基礎信息庫,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開發與保護、水利工程規劃建設及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為更好地反映河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更好、更方便地服務於河北省水利發展和全省經濟社會建設,河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編輯出版《河北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輯錄》。《河北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輯錄》分為綜述篇、講話篇、經驗篇、論文篇、感動篇、成果篇六部分,全麵記錄河北省開展水利普查工作的整體過程和不同側麵,真實反映各級水普工作者為水利普查的圓滿完成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取得的豐碩成果,讓公眾深入了解開展水利普查的重要意義,為今後水利普查工作的開展提供經驗借鑒。

水利興,百業興,民族興,國家興!黨的十八大對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下,勇於拚搏、開拓創新的水利人將繼續發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乘風破浪、闊步前行,努力實現河北水利跨越發展!也期待水利普查這項惠澤千秋的宏偉基業發揮應有的效益和作用,切實為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治水興水,為打好全省“四大攻堅戰”和“兩個翻番”目標的實現,保障經濟社會環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