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梨鄉巾幗 不讓須眉———魏縣普查指導員工作紀實(1 / 2)

邯鄲市魏縣水利普查辦公室 孔令軍

水利普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範圍的水利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資源環境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基礎水信息的基準性調查。為了切實有效地搞好這次水利普查工作,河北省魏縣認真貫徹執行省、市會議精神,結合實際,從水利局抽調20餘名業務骨幹,具體負責水利普查的指導工作。誰都不會想到,這些業務骨幹全部都是女同誌,她們在水利普查工作中不等不靠、不畏艱辛、自我超越,用柔情剛勁在水利普查崗位上書寫了一段巾幗不讓須眉的壯麗篇章,用精心細膩詮釋了一個普查員對水利普查事業的無限忠誠,用俏麗多姿為梨鄉水城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請問你們的用水情況怎麼樣?”“請問你們是商業用水還是生活用水?”“請問你們村現在有多少眼機井?”“請問你們村灌溉麵積是多少?”……今年以來,在魏縣各鄉鎮村的大街小巷,經常會出現一些精神飽滿、麵帶微笑的人員,她們手提文件袋,胸前佩戴藍色的掛牌,走村、入戶、進企業,認真詢問用水情況和水利設施情況,她們就是魏縣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水利普查員。每天一大早,她們就騎著車前往普查的目的地,開始緊張的登記工作。在每眼機電井和每項水利設施前認真記錄普查數據,她們手持GPS一邊操作,一邊詢問當地的居民,並在普查表上仔細地記錄著,確保普查數據準確無誤。

魏縣區域麵積862平方公裏,轄22個鄉鎮(1個街道辦),561個行政村,92萬人口。入戶普查階段是水利普查獲取動態、靜態數據的關鍵階段,按照水利普查的工作要求,要全麵查清縣域內泵站、閘涵、河湖取水口、堤防、人力井、灌區和公共供水企業等重要指標,20餘名女普查指導員必須入戶開展普查數據的獲取工作,可想,水利普查工作的艱辛和她們肩上擔子的重量。

按照國務院水利普查方案統一部署,從普查開始到普查階段任務完成,僅有4個月時間。

從水利普查工作的緊急部署到具體方案的製訂和落實,從每一處水利工程的現場查勘到每一組數據的填寫、統計和審核,技術含量很高,都需要前前後後保持高度一致、上上下下通融宛若一盤棋,並以科學高效的組織和管理給予保證,使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順利開展。因為是首次水利普查,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沒有經驗可循。作為水利從業人員,又麵臨著對數據測量、標準掌握等普查技術手段較為陌生的諸多困難,還要承受家裏的諸多事務,孩子老人都需要照顧。對於女同誌們來說,自從被抽調進水利普查辦公室以來,她們就失去了享受節假日的機會,該怎麼辦?在工作與家人麵前,她們選擇了迎難而上,戮力攻堅,突破心理,毅然上陣。

水利普查工作係統性很強,有大量的數據錄入工作,填表工作任務重且非常煩瑣,順利的時候還好,稍有差錯就要重新填。瑣碎、重複的工作使她們容易產生急躁情緒,而這些女同誌隻有少數幾人參加了省、市級培訓,大部分人對於陌生的水利普查感到無從下手,業務不熟悉,工作無法開展,也是此次水利普查的難事,但是她們沒有被困難所壓倒,而是積極主動向參加培訓的人員虛心請教,自己學習水利普查相關知識,認真做好筆記,把每一項普查指標都牢記在心,逐項填寫,認真整改。“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幹個樣子看,你自己連個普查員都當不好,如何指導別人普查”,地下水及機電井專項組指導員李書梅經常這樣鞭策自己,為的就是把水利普查工作能夠順利地完成。

水利局工程管理站的黃華君最初被抽調到水利普查辦,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在集中編製水利普查方案和清查階段的80多個工作日裏身為人母的她顧不上家庭和年幼的孩子,早出晚歸,整日埋在一堆堆報表裏。一天的工作結束後,當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年幼的孩子早已進入夢鄉。直到有一天,孩子啞啞對她說:“媽媽,你為什麼不在家陪我,我想讓你帶我去公園玩。”“我當時眼淚就流了出來,太對不住孩子了。”黃華君哽咽著說。

“做普查是很磨人性子的事情,稍有一點兒差錯,或是一點點變動,那就是很麻煩的事情,牽一發而動全身。往往因為一個微小的數據變動會把全部普查結果推翻重來,幾天辛苦的工作就要付諸東流,因此要非常細心。”參加過第二次經濟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水資辦薑衛華經常對她們組的組員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