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區組的蔣海華為了搞清楚每一個普查指標的概念、含義和統計口徑,了解各普查指標之間的相互關係,弄明白每一張普查表的填報要求,她反複研讀各級水利普查方案,熟悉灌區普查的任務、技術路線和工作流程,研究內容指標,查閱普查培訓教材,與各業務部門專業人員一起討論、研究,請教水利局的專家,吃透了普查中的技術難題。在灌區普查實施過程中,她運用掌握的知識,順利解決了普查工作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基本上做到遇到問題當天解決,解決不了的再請教專家。有時為了填報表上的一個數據,三番五次到單位、鄉鎮詢問“一把手”,即使原來檔案資料上有的,也絕不能馬虎了事,必須到現場核實,還要求“一把手”簽字蓋章,確認萬無一失後才上報。
水利行業能力組組長郭素美是個脾氣倔強的姑娘,她經常說:“我們女同誌怎麼了?你們男同誌能幹得工作,我們照樣也能幹,而且比你們幹的還要好!”正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該組負責的普查資料在市、省和國家三級審核過程中,沒有出現一處錯報和漏報現象。
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李智慧和範曉燕,以前從未接觸過水土保持方麵的工作,自從水土保持工作開始後,她們埋頭學習水土保持普查知識,業務能力迅速提高。8月份,魏縣天氣還是非常炎熱,毒辣辣的陽光照在臉上像針紮一樣刺痛。為了取得準確的數據,她們頭頂烈日,帶著儀器、圖板、表格,奔走在田間地頭上。現在的玉米有著一人多高,密不透隙,但是為了保質保量盡快完成水土保持野外調查,一次次地穿梭於玉米地裏,定位、畫圖、照相……一位當地的農民說:“小姑娘,你們這樣在地裏來回行走,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你們就不怕危險,遇到什麼壞人嗎?”她們卻笑笑,“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應該這樣做,我們不怕。”她們辛苦所取得的成績,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讚賞。
普查組中還有很多女同誌,像李民民、郭麗敏、王麗華、路曉娟、王歡歡、薑曉菲、王琳……都是初為人母,有的還在哺乳期,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但為了普查工作,她們早上7點出門,晚上10點才回家,望著熟睡的親人和孩子,她們深感愧疚,心都碎了。
她們為了更好地開展水利普查工作,根據各專項普查範圍及性質,將魏縣縣域劃分不同分區,以分區為單位負責組織清查、核實和填表上報。在清查階段,普查小組人員對河湖開發治理保護、灌區專項、經濟社會用水、水利行業能力建設、地下取水井專項、水利工程等六項普查工作進行了全麵的摸底調查,確保清查進度和質量。並抽取部分清查區域,采取內業分析和外業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複核清查表,發現問題及時修正。主動與相關單位聯係溝通,利用各種關係,采用各種方式盡力解決問題。為確保按時完成錄入任務,將清查數據錄入任務進行了細化量化,把錄入任務落實到人,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為檢驗水利清查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真實性,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水利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她們要用一周的時間跑上五六個鄉村,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帶病工作也是屢見不鮮。她們發揚的就是“5+2、白加黑”,“六幹、四不怕,把信送到加西亞”的新時期魏縣精神。
水利普查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把如此繁雜、龐大的工作係統開展起來,實屬不易,還要把這些工作交給這些女同誌來完成,並保證水利普查質量,更是難上加難。正是有了像魏縣這樣敢於幹事、不畏艱辛的水利普查工作人員、甘於奉獻的女同誌們,我們的水利事業才會有更加美好的希望和未來。
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厚的回報,通過20多名梨鄉巾幗的共同努力,魏縣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清查工作已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成果,得到了省、市水利普查辦公室的讚許與肯定。並在普查的組織和推進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不僅構建了水利普查工作組織體係,完成了水利普查各項工作和技術準備,建立了順暢的水利普查工作運行機製,同時也取得了豐碩的數據成果。
這一切都是這些梨鄉巾幗做出的成績,為下一步全麵普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們這種勇於負責,甘於奉獻,精益求精,克難攻堅的精神,也激發了該縣水利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在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具體行動中樹立了一個靚麗的優秀群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