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不求甚解(1 / 1)

“不求甚解”在這裏是指讀書隻領會要旨,不在文句上下功夫。比喻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了解,或比喻了解情況不深入。

此典出自晉代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

從前一個人,由於他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此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一直沉默寡言,不太愛說話,可是他對各種問題都喜歡思考,對各種社會現象都十分留心觀察,並且有他獨到見解。不大喜歡說話,並非他的天性,一旦遇到知己,他一樣也慷慨激昂地抒發胸中的積悶,抨擊官場的劣跡、社會的弊端。他“好讀書”,但“不求甚解”,一心領會它的精要之處。一旦解除了一個疑團,懂得了一些新的道理,便樂得手舞足蹈,有時甚至廢寢忘食。五柳先生尤其可貴之處是不羨慕名利,不願奉迎拍馬,對那些仗勢欺人高高在上的官僚,他非常輕蔑鄙視他們,總是避而遠之。由於他不願與世浮相處,所以隱居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