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問牛知馬(1 / 1)

“問牛知馬”的意思是說,為了弄清馬的價錢而先問牛的價錢。人們用它比喻對同類的事物進行研究、推理,以辨事物的真相。

此典出自《漢書·趙廣漢傳》:“廣漢為人強力,天性精於吏職。見吏民,或夜不寢至旦。尤善為鉤距,以得事情。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同“價”),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唯廣漢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漢代有一個人叫趙廣漢,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他當過郡吏、州從事、京兆尹。漢昭帝去世後,趙廣漢與大將軍霍光等決定,尊立劉詢為帝(即漢宣帝)。漢宣帝賜給趙廣漢關內侯爵位,又任他為潁川太守。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漢朝廷派五將軍出擊匈奴,趙廣漢以太守的身份領兵前往前線。回來以後,又任京兆尹,食祿二千石。

趙廣漢為人聰明、能幹,他天性善於管理政事。接見官吏、百姓,有時徹夜不眠,一直談到天亮。他的辦事特點是,遇到事情善於尋根問底,以便把事情的真相弄明白。他怎樣盤問呢?比如說,他想要了解馬的價錢,就先問狗的價錢,已經問清了羊的價錢,又去問牛的價錢,直到最後才回到馬的價錢。參考各種牲畜的價錢,互相加以比較驗證,才確定馬的價錢高低,比較符合實際。隻有趙廣漢精於此道,能夠做到這一點,有些人仿效他,但卻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