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哈佛關於中國非營利組織的研究—訪談豪澤非營利組織中心中國項目主管胡罄(2 / 3)

第二,提升和倡導公眾意識。作為一個新的發展領域,要做的基礎性工作是爭取公民的關注和了解,我們可以利用哈佛的品牌和平台,來呼籲對非營利組織的重視。同時,我們也可以影響哈佛大學的學生,他們既包括中國學生也包括美國學生。我們還會提供機會幫助他們了解實踐領域的問題,並幫助他們參與實習等。

第三方麵,社會實踐和社會影響。我們主要希望吸引哈佛的學者和教授為非營利組織工作。我們會邀請他們來為中國非營利組織製作課件、開展培訓、作相關研究,並為這一領域的發展提供深入的見解和指導性意見。此外,他們也可以為公益組織作谘詢,使得這些組織更具影響力。

問:豪澤中心對於推動人才進入公共領域開展實踐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怎樣引導學生進入公共部門,現狀如何?

胡罄:我特別想說,中國項目的存在為許多熱心於非營利組織的學生提供和創造了機會。我們進行了許多活動,比如學術會議、研討會、製作新的課件,從而幫助哈佛學生了解和關注這一領域。通過發起活動、邀請國內的領導人作交流、提供一些誌願的機會,讓學生接觸這個領域,這在某種程度上開闊了大家的視野,激發了他們的興趣,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就業選擇。

我也很欣慰地看到中國學生在這方麵的興趣,他們從豪澤中心中國項目的活動中汲取營養、強化知識,並且在這個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平台,鍛煉了組織能力。借鑒其在豪澤中心中國項目的經曆和經驗,也能夠增強他們在自己所設立或參與組織中的權威性。也就是說,學生通過中國項目的活動來增強他們的理解和見識,並能夠在學生組織的平台上嶄露頭角,體現他們的權威。

問:有數據顯示,肯尼迪政府學院進入政府部門的中國畢業生較少,進入第三部門的案例逐漸增多,但仍顯不足。可否請您對此做出分析?

胡罄:我沒有獲取到相關的數據,但從直觀的角度來看,可能是現實的問題所致:哈佛的學費一年5.5萬左右,全美國年平均工資是4萬多。上學依靠貸款,是一種投資,但非營利領域收入不高。很多人出於現實的考慮,不能很快進入非營利組織工作,過去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但是也有學生利用相關基金會的獎學金過來學習,並承諾畢業後回到公共領域,外在的資金也能幫助哈佛畢業生進入社會領域。

對政府領域來說,我不太清楚在這邊的中國學生到政府領域工作的情況,我估計可能存在資金的問題。近幾年,哈佛大學給中國學生的全額獎學金少了,大部分學生都要付一定的學費甚至是全部學費來完成學業,並且學校所在的波士頓是美國生活費最高的城市之一。所以這是一筆很大的投資,無論是非營利部門還是政府部門,如果想引進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的人才,恐怕要對這些人才的培養進行一些投資,比如說支付獎學金供其上學,並讓其承諾畢業後回去。國內就有經費會支持中國的學生在哈佛讀完商學院,並讓其回到中國工作。這是我想到的一點原因。

對其他國家來說,美國實際上是很多國際非營利組織或者是救援機構—如聯合國等的基地,因此具備很多的工作機會。但是我相信這方麵的競爭仍然十分激烈,語言可能會成為中國學生一個瓶頸。同時,對於國際化的組織而言,如果沒有國際化的經曆是沒有機會的,例如樂施會、國際人道援助組織這些大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要作為普通的員工進去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