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幸運幣(1 / 2)

◎文/艾琳·維拉格吳崇明譯

我曾和奶奶來到爺爺的墳前,栽種了一些風信子草。那天春光明媚,奶奶用大剪刀把草修齊,使墓碑上的名字不被遮住。她用匈牙利語輕輕地對爺爺說著什麼,然後又低聲為他祈禱。

我幫奶奶除去雜草。我問奶奶,墓碑上可否坐得。她說用不著客氣,那是爺爺的家,有一天也會是她的家。她的名字——珀珥——早已刻在了那塊花崗石上。奶奶是位虔敬之人,她已身心疲憊,她說自己正等著上帝召喚。

我們在父母親離婚之後都跟著奶奶生活。每當夏夜降臨,奶奶總是坐在前麵走廊上的一張搖椅裏,聽蟋蟀嗚叫。她會一邊用鉤針編織手巾,一邊講蟋蟀在說什麼話,那些故事使我和妹妹十分開心。

我們在屋裏睡覺時總要用匈牙利語一起背誦一段禱詞,遇到我不會發音的詞語,奶奶就耐心地重說。奶奶性格堅強,但很慈善,麵帶微笑,和藹可親。她早就腿腳不便,用上了拐杖,步履維艱,走路時總是小心地望著腳下。

那年春天祭掃墓地的時候我才六歲,因為我們先去過教堂,所以我穿的是禮拜服——一件帶圓點花紋的裙子,後麵打著蝴蝶結,腳穿白色短褲、外著亮黑的皮鞋。我故意拖著腳,鞋尖踢著鞋跟,在低矮灰暗的墓石間走動,“腳下留神!”奶奶告誡我。我確實需要訓斥,因為我總是在前頭亂跑,根本不在意腳下的障礙物,這就難免跌跤,膝蓋和肘上的繃帶便常常是我心不在焉的明證。

奶奶告訴我的時候總是一字一頓,不厭其煩,那深沉之語,仿佛是人生之旅的燈塔。但我則以為那是大人在故意管小孩,所以常常裝著沒聽見,依舊在前頭跑著耍著,不過我通常還是要轉回她身邊的,就像那天一樣。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走路,才使得奶奶格外能發現一些小錢幣。

就在那個不尋常的禮拜日,奶奶發現了一枚硬幣,那是在一座墳前剛割下的草裏發現的。錢與泥土、草混在一起,已失去光澤,變得灰暗,要不是奶奶提醒,我就從它旁邊踏步而過了。奶奶停下來,用拐杖輕叩著說:“看看那兒!”那語氣好像我們遇上了寶貝似的。“這是一枚幸運幣,把它撿起來。”

那時我很小,非常迷信神魔,於是就撿了起來。

那天是我頭回聽說“幸運幣”,說“幸運”是因為隻有你發現了它們而別人從未發覺。它們仿佛是些小小的禮品,是天賜之物,奶奶這樣認為;當你撿到一枚幸運幣的時候,你應該這樣說:“幸運幸運,降我好運;我心之誠,此物為證。”

奶奶低聲祈禱,她的聲音柔和悅耳——這種和悅之聲過去常常是一種輕吟低唱,使人蜷縮在奶奶的懷裏進入夢鄉。聽著奶奶的教導,我覺得奶奶仿佛是感應到了天地萬物之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