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員》《消防隊員》《漂泊者》《淩晨一點》《伯爵》《當鋪》《幕後》《溜冰場》等,卓別林都是根據自己的所見及所想拍出了這些優秀的精品。在互助影片公司的兩年間,他共創作了12部兩本以上的喜劇片。
(二)
卓別林的拍攝和表演技巧在不斷的錘煉中日漸成熟。在《淩晨一點》中,他演起了獨角戲,扮演一個醉鬼,與家中的家具、擺設、裝飾品玩起了“對話”。作為一個紳士,他不允許他的家具不聽話,於是,一連串妙趣橫生的搞笑噱頭出現了……而一個人在熒屏上就這樣演出半個小時之久,觀眾居然樂在其中,可見他的表演是多麼出色。
在拍《溜冰》時,卓別林還利用上了畫麵技巧:夏爾洛混進了滑冰場,學會了溜冰,結果他得意忘形,居然轉著圈一路滑過去跌倒在人群中間。人群大亂,大家紛紛跌倒在冰麵上,塞滿了整個鏡頭。而此時,流浪漢卻偷偷溜到滑冰場後麵,變成背景上一個很小的影子,若無其事地看著別人摔倒……
在《當鋪》中,他又耍起了鏡頭的高招:夏爾洛是一家當鋪的小工,博得了老板女兒的好感,這也讓其他店員嫉恨,一個顧客拿了個鬧鍾來修理,夏爾洛熱心地接下了這活。為了表現,他十分專注地幹了起來,觀眾隻能看到他的小胡子一聳一聳的,幹得十分認真起勁兒……他的額上冒出汗珠,嘴唇咬得緊緊的,最後終於緊張地幹完了。顧客探著腦袋看,先是驚愕,繼而暴跳如雷……鏡頭一抬越過擋板,觀眾看到鬧鍾不見了,隻有桌上七零八散的一堆零件……
卓別林十分準確地引起觀眾的好奇,而不揭穿謎底,繼而鏡頭一轉,讓觀眾出其不意地捧腹大笑。
1917年初,卓別林又拍攝了《安樂街》。與這個影片的名字相反,這裏並不安樂。這也是他的一係列社會諷刺片的開端,卓別林的電影藝術風格就此發生了變化。
《安樂街》是當地窮人的聚集區,窮人們在破舊的房屋裏生活,不但衣食無著,還經常受到歹徒、惡棍的欺淩,而警察也無能為力。失業後的夏爾洛得到感化去應征當警察,被派去安樂街執勤。他居然無所畏懼,無意中注射了嗎啡,力大無窮。他順利地製服了惡棍,並讓惡棍們捧著《聖經》去教堂做禮拜,安樂街也從此真正安樂起來……
卓別林在片中打上字幕——“愛情得有武力撐台,寬恕帶來希望與安謐”。夏爾洛再不是那個隻會搞笑逗趣的形象,他被卓別林賦予了越來越深刻的社會批判性質。
到1917年夏天,卓別林的視野更加開闊,他想到了《移民》這一題材。在該片中,他除了擔任主演、導演之外,還親自掌握攝影,每一個鏡頭都拍上10~30次,從所拍攝的幾十個試拍的畫麵中選出最好的剪接起來。為了這部影片,卓別林連續工作了100多個小時,4個晚上都不休不眠,直到最後滿意地離開工作現場,才胡子拉碴地回到自己的旅館裏,倒頭睡下。
這部影片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那股移民熱潮:渴望躲避戰亂的人們把美國想成了人間天堂,大批的外國移民湧向這裏。在拍到船抵紐約港時,卓別林用了一個著名的象征與對比的長鏡頭來豐富他的喜劇風格:在高高的自由女神像掠過之後,一大群牛被趕出輪船底層,一批移民也從統艙中湧出來,人與牛一起被趕上愛裏斯島。
影片的結尾是滿懷希望的,夏爾洛終於贏得了姑娘的芳心,他向姑娘求婚,抱著她跨過門檻,兩人共同麵對新的生活。
卓別林選取了一支哀傷而親切的老歌曲《格倫迪太太》作為影片的配樂,渲染了兩個孤苦的人相依相靠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