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百萬薪酬(3 / 3)

曆史感、社會批判性、強烈而充滿希望的結尾,在影片上映時,如卓別林所願,打動了不同種族和性別的觀眾。而他所創立的流浪漢形象,更是日益深入人心,就像卓別林自己所說的一樣:

“我不再以流浪漢去投其所好。他就是我自己,一個可笑的精靈,某種在我身體內部的東西,我必須把它表現出來。”

法國觀眾親切地將他飾演的流浪漢稱作“夏爾洛”(法語“流浪漢”)。從此,“夏爾洛”就成了那個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蹬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的經典名字。

(三)

1917年6月,當完成了為互助影片公司拍攝的最後一部片子《冒險者》後,卓別林的合約期滿了。

這天,卓別林正悠閑地在自己租住的洛杉磯市內體育俱樂部的頂樓休息時,一首優美的《霍夫曼的故事》正從他的琴弦劃過空蕩蕩的房間。他陶醉在自己如訴如泣的琴聲中,忘卻了所有的煩惱。

這時,雪尼走了進來,難掩興奮地對卓別林說:

“嗨,查理,我宣布:現在你已經是百萬富翁了。我剛剛同第一國家影片公司談了一筆交易,你替他們拍8部兩大本的笑片,報酬是120萬美元。”

雪尼說到後來聲音都變調了,可卓別林並沒有停下來,一邊拉琴一邊聽,然後淡淡地回答說:

“嗯,這太好了。”

雪尼萬沒料到弟弟會是這樣的反應,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查理事後承認,自己確實有點裝腔作勢,其實他的內心同哥哥一樣激動,他隻是在用琴聲壓抑自己的那份激動的感情而已。

1917年,28歲的卓別林躋身百萬富翁之列。他也很清楚:以後的工作會更加馬不停蹄。於是,他雇傭了一個秘書、一個仆人和一個日籍司機,還買了一輛當時美國最華麗考究的“奇跡”牌汽車。

卓別林此時已今非昔比了。以目前的身份地位,他結識了不少藝術家,這其中也不乏成為終身的好友,鋼琴家利奧波德·戈道斯就是其中之一。每逢周日,卓別林都會去聽他彈琴,這讓他對音樂也更加著迷;俄羅斯芭蕾舞劇團的主角兒尼真斯基的舞蹈也一度吸引著卓別林的注意力,他不止一次地體會到這位舞蹈家在用心靈舞蹈;他還結識了名演員道格拉斯·範朋克,他的熱情讓卓別林與他的友誼日益加深;著名的美國甜姐兒瑪麗·碧克馥也和他成為一生的摯友。

1917年的好萊塢星光璀璨,娛樂業發達,成為世界電影界最為注目的地方。這年10月,卓別林在好萊塢的正中心位置落日大道與拉布雷亞街拐角處選中了一塊地皮,開始建造設備齊全的私人電影製片廠:攝影棚、膠片衝印間、剪接室、景片製作間一應俱全。

1918年1月21日,卓別林的製片廠正式落成。這天,他興高采烈地穿上那雙舉世聞名的夏爾洛大皮鞋,在未幹的水泥地上踏下了一個大大腳印。這一天,他成為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

生活困苦時,卓別林一家搬到了離屠宰場很近的地方住。有一次,一頭羊逃走了,它優哉遊哉地跑,趕去的人一時間都無法抓住它,很像喜劇表演,逗得卓別林在一旁哈哈大笑。但很快,那頭羊就被捉住了,送回到屠宰場裏。這時悲傷的感情又控製了卓別林,他激動地跑進家門,哭喊著對母親說:“他們要殺死它了!他們要殺死它了!”這樣的場景常常浮現在小卓別林腦海中,“笑中帶淚”的喜劇之源也在一點一點浸透進他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