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淘金記》的誕生(2 / 3)

待喬治亞走後,查理興奮極了。他拋起枕頭,絨毛和羽毛一陣亂舞。正當滿身羽毛的查理盡情發泄快樂的時候,喬治亞又回來取手套,撞見了這一幕。查理窘迫極了,結果可想而知。

新年晚上,喬治亞在酒店裏徹夜狂歡,早就忘記了可憐的查理。而查理在等待中,幻想著為喬治亞表演了小麵包舞(這段卓別林自創的舞蹈,詼諧有趣,亦成為經典)的情形。

吉姆迷迷糊糊地在小鎮上重遇查理,要他幫忙找尋金礦。兩人回到了小木屋,卻遇到大風雪,整間木屋被刮到懸崖上,並且一半懸空,屋裏沉睡的兩人卻懵懂不知。此時,查理和吉姆又上演了一段精彩而冒險的逃生……

最終他們發現了金礦,查理與吉姆成了富翁,坐頭等艙回鄉。潦倒的喬治亞也坐船回家,碰上三等艙尋找偷渡者。當查理穿著以前的裝扮拍照時,從船上摔了下去,掉到三等艙喬治亞的身邊。喬治亞以為查理就是那個偷渡者,連忙把他藏了起來。在警察發現他後,喬治亞又極力說自己會為他付船票。重遇喬治亞讓查理大喜過望,他告訴喬治亞,自己已成為百萬富翁,並向侍者宣布喬治亞就是自己的未婚妻,在記者的鏡頭前兩人熱烈地擁吻……

聯美的銷售經理看完這部片子後,高興地擁抱卓別林,說這部片子一定能賣600萬。這個預計數字果真達到了。幾年後,有聲片流行時,聯美公司又發行了由卓別林解說的有聲版,配有柴可夫斯基、H·裏姆斯基·柯薩科夫和裏·瓦格納的音樂。

《淘金記》成為1925年至1926年最為走紅的影片。影評家們這樣評述它:

“真實而誇張地描寫了發生在北極圈的淘金熱潮及淘金者麵對危險和暴力的奮鬥態度,影片是肯定人類意誌的。”

《淘金記》也是卓別林自己比較喜歡的一部影片,在多項世界性的影史十大佳作評選中均居前列,堪稱是一部永垂不朽的喜劇。它將滑稽敘事、悲劇色彩、抒情韻味三者進行了巧妙而平衡的結合,使之成為卓別林作品成熟期中的代表作。卓別林此後的作品增加了不少社會批判色彩,相比較而言,反不如這部影片直接關注小人物來得那麼單純和樂觀。

法國評論家呂西安1926年在巴黎的《電影雜誌》上寫道:

“如果設立諾貝爾電影獎,卓別林應當得獎。”

(三)

《淘金記》帶來的盛譽讓卓別林歡喜不已,但就在不久前,電影剛剛製作完成時,他自己卻因為過度勞累而病倒了。這件事發生在影片初映結束後,卓別林突然感到透不過氣來,慌忙打電話給一個親近的朋友:

“我快要死啦,找我的律師來呀!”

朋友驚訝地說:

“你應該請一位醫生,而不是請律師。”

“不,我要立遺囑。”

朋友趕緊為卓別林請來醫生。經過認真仔細的檢查,醫生寬慰了卓別林,稱他隻是神經衰弱,因為過度勞累加上天氣炎熱才會如此。醫生建議他最好到海邊去靜養幾天,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並且一掃工作留給他的陰霾。

卓別林接受了這一建議,在朋友的推薦下前往布賴頓海濱靜養。聞訊而來的影迷也跟隨他來到這裏,並在旅館外邊高呼:

“喂,查理!”

“查理,你好!”

……

卓別林隻得離開窗口,可由於人太多,他們相互擁擠想一睹卓別林的風采,居然先後有3個人掉入海裏。這讓卓別林更加緊張不安。住了兩天後,他感到身體差不多恢複了,馬上就離開了那裏。

《淘金記》在商業價值上也是非常成功的作品,拷貝總共賣了600多萬美元,給卓別林帶來了200萬美元的收益。加上《尋子遇仙記》的紅利,卓別林有300萬美元進賬。

事業的蒸蒸日上,卻沒有為婚姻帶來好運。此時,卓別林與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麗泰·格雷的婚姻糾紛越演越烈。

麗泰·格雷是麥克·茂萊夫人的女兒,曾在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中飾演過天使。當卓別林為《淘金記》尋找女主角時,麥克·茂萊夫人便把自己這位17歲的女兒推薦給卓別林。她的甜美長相和可愛贏得了卓別林的喜愛,隨之與她簽訂了合同,讓她飾演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