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夢裏人生”(1 / 3)

正如所有其他人一樣,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個別的、獨特的、不同於一般的人,一個具有祖先遺傳的那種奮發進取精神的人。

——卓別林

(一)

1942年,53歲的卓別林再一次成了單身漢,他離了婚,兒子們都上了歐洲前線,空虛和無聊再一次向他襲來。這時,一個高大而豐滿的女性再一次引起了他的注意,而這次相遇卻給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這位小姐名叫瓊·巴莉,卓別林是在一次聚會上認識她的。這個女孩看起來十分活潑有趣,而且主動大方。不久,卓別林便開始與她約會。

在這期間,有一次,卓別林與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英國演員哈德威克爵士一起吃飯,席間,劉易斯談起哈德威克曾演過一出戲名叫《夢裏人生》,稱這出戲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的電影。卓別林便向哈德威克要了劇本。

看了之後,卓別林覺得這個劇本很不錯,便向巴莉談起這件事。女孩流露出了些許表演天賦,卓別林便把巴莉小姐送到戲劇學校學習表演技巧,隨即又買下《夢裏人生》的改編權,並同巴莉小姐簽下拍電影的合同,準備起用她拍攝這部電影。

同以往一樣,卓別林又開始全力投入到改寫電影劇本中,此時麻煩出現了:巴莉小姐放蕩不羈,由於已經簽了約,而且又得到了卓別林的歡心,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所以她根本沒認真在戲劇學校上表演課,而是每天喝得酒氣衝天夜裏闖入貝弗利山莊,甚至把汽車也撞壞了。

合同已經簽了,劇本也買下了,卓別林不想放棄,也不想把事情鬧大,隻能有時不接她電話,或她來了以後不開門,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滿。可巴莉小姐居然砸了玻璃窗,衝入山莊……

卓別林實在沒辦法,隻得花費5000美元取消了合同,把巴莉打發回家,並繼續改編《夢裏人生》。

而後,一個朋友來訪,說想根據法國“藍胡子”朗德呂謀殺妻子的案件編寫故事片,卓別林對這個故事也很感興趣,遂花5000美元將這個主意買斷。他放下《夢裏人生》,開始編寫這部取名為《凡爾杜先生》的影片。

3個月後,花光錢後的巴莉又找上門來,卓別林不肯見她,她又開始砸窗子、勒索錢財。卓別林隻得報警,並給她付了旅費,警察讓她趕緊離去,不然將予以拘捕。

在編寫《凡爾杜先生》時出現了困難,卓別林還沒想到解決的主意,恰巧一個好萊塢電影演員介紹人告訴卓別林,說她有一名剛剛從紐約來的委托人,是個女演員,可能適合扮演《夢裏人生》的主角。

卓別林覺得這是個好消息,如果她真的適合,《夢裏人生》可以馬上拍攝。

不久後,卓別林便見到了那位小姐,一位名叫烏娜·奧尼爾的姑娘。她清秀脫俗、溫柔嫻靜而兼具大家閨秀的風範。卓別林為她的氣質深深地傾倒了,一問才知,她是大名鼎鼎的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尤金·奧尼爾先生的女兒。烏娜小姐喜愛戲劇,有一些演戲的經驗,現在想試試拍電影。

《夢裏人生》中的那個人物性格複雜,卓別林覺得這個還不滿18歲的姑娘顯得年輕了點兒,所以不想聘用她。但後來聽說2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準備雇用烏娜,他便果斷地與烏娜簽訂了合同。

(二)

愛情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對的那個人,卓別林這一次覺得他遇到了,而烏娜也覺得她遇到了。他們忘掉年齡的差距相愛了,這就是愛情的魅力。也因為這樣,愛情成了電影中永遠的主題。

由於良好的家庭熏陶,烏娜與其他的女演員截然不同。她有一種詩性的氣質,而她本人又善解人意、幽默、大度,不像同齡的姑娘那樣喜怒無常。她的體諒和舉手投足的氣質讓身心交瘁的卓別林倍感安慰。他深知,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姑娘,而三段婚姻的失敗也讓這位電影大師終於明白:這個優雅而出色的女性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他在這個年輕姑娘麵前又找到了戀愛的感覺。

而烏娜也對卓別林傾慕已久,她喜歡這個成熟穩重能駕馭她的男人。雖然他們之間有35歲的差距,但愛情的火花讓這對戀人忘卻了一切的俗世煩惱,決定在拍完《夢裏人生》後就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