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2004年,我采訪過肖大伯,肖大伯當時已過古稀之年,與近70歲的老伴住在東陵區深井子鎮深井子村大約40平方米的平房中,房後有不到一畝地的菜園。
一進門先是外屋,地上兩隻籠子裏的母雞還在“咯咯噠、咯咯噠”地叫著。緊挨著是狹小的廚房,不打燈看不見道兒,第三間是臥室,水泥地,土暖氣,火炕。肖大伯坐在火炕上,還在休息,他麵前的窗台上擺放著十幾盆顏色不同的月季花,開得正豔。肖大伯雖年老,但神態怡然,仍然紅光滿麵,不到20平方米的臥室,雖小,倒還整潔,有兩扇木製的玻璃窗,陽光很足,也隻有臥室能進來陽光。春節前的北方,外麵很冷,但小屋裏暖意融融。我問:“肖大伯,您怎麼住這麼小的房啊,這房子有50年了吧?”肖大伯說:“政府對我不薄啊,我一共有五個兒子,政府給解決了五套房子,都給的樓,我自己願意住平房,種點園子,養幾隻雞,政府又分給我這個平房,我很知足啊!我的醫藥費百分之百報銷,每月有3000多元工資,你大娘也有1000多元退休金,我們老兩口夠花了,我身體也不錯,隻是耳朵有點聾,當年當新四軍時,我是炮兵,放炮震的。”肖大伯還讓我看了他的許多軍功章,我問:“肖大伯您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嗎?”他說:“滿意啊!我很多戰友都犧牲在戰場上了,連命都沒了,跟他們比,我多幸運啊。”我又說:“肖大伯您這樣資曆的人應該當大官兒呀。”他說:“我沒文化,耽誤事了。”
離開肖大伯那間灑滿陽光的小屋時,我依依不舍,肖大伯和大娘頂著刺骨的北風送了我很遠。
我寫這篇文章時,肖大伯已謝世好幾年了,從2004年采訪一直到他謝世,我很後悔未再看他,為此我打算盡快去看他的老伴和子女等親人,希望肖大伯在天堂裏,仍然以知足之心,快樂地生活。
寫這篇短文紀念肖大伯,希望更多的人能像肖大伯那樣知足快樂地生活,並對社會有所貢獻。
肖大伯,您是我經常想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