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母雞本來生活得很逍遙,它們原住在清原縣十八道嶺山清水秀的地方。雞的原主人是一個50多歲的農民。母雞剛剛下蛋的時候,來了一位老板,老板以每隻母雞100元的價格買走了它們。這群母雞共有27隻,還有兩隻大公雞,母雞中還有六隻烏雞。母雞們乘坐著高檔吉普車,行程135公裏到了老板的農場,與原來老板所養的六七十隻鵝、鴨子、非洲雁、笨雞等在一個半畝地大的籠子裏生活,這個群體很熱鬧。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大家能夠和睦相處了,每天公雞啼鳴,母雞照常下蛋,農場主雇用的鞠叔鞠嬸是一對年近60歲的老夫妻,對母雞們很好,下的蛋除了自己吃以外,都交給了老板,老板吃點又用來打點關係。多方滿意。但鞠叔好喝醉酒,老板不得不解聘了他們,又換了一對依氏夫婦。依氏夫婦不僅自己貪吃雞蛋,還把雞下的很多蛋轉賣給了別人,老板得到的越來越少,除雞外院子裏有兩條大狼狗、兩隻孔雀、十幾隻珍珠雞、一隻火雞也要每天吃食,老板一年要買兩萬斤苞米,有時候老板前腳剛買進苞米依氏夫婦跟著後腳偷著賣了,苞米沒有了,老板又得買,支出多了,覺得負擔越來越重。有人勸老板:“有的雞太老了,也不怎麼下蛋了,殺了吧,吃肉。”老板說:“雞下過蛋,為我們服務過,不下蛋就殺,這跟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狡兔死走狗烹有什麼區別?”
老板終究不肯殺雞,但是依氏夫婦借口說雞自己死的,隔三差五就偷吃一隻雞,苞米也越來越少,老板想給雞留一條生路。終於,老板踩好了點,下定決心,用了一輛麵包車,把雞送到有山有水的地方放生了。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莊稼也收完了。散落一地的是苞米,雞們站在地上望了主人最後一眼,就撒歡兒地跑進田裏去了。秋後的地上,糧食真多,雞過了許多的好日子,傍晚的時候就去苞米稈上休息,偶爾也下蛋,公雞也照常打鳴。終於,天冷了,下雪了,大地被雪覆蓋了,雞無處尋找食物了,用嘴在雪地裏拱來拱去的。雞嘴本來是尖尖的,用來在土裏刨食的,但是有的雞曾經用尖嘴吃雞蛋,把雞蛋皮嗑破了,先吃雞蛋黃和蛋清,最後吃雞蛋皮,養雞人一狠心,把所有的母雞雞嘴都用剪刀剪齊了,它們再也不能吃雞蛋,這無疑地使母雞的野外生存困難更大。終於母雞發現了一大棵掛滿山裏紅的大樹,母雞們都想飛到樹上,但是都沒有飛上去,因為,養雞人為了防止雞從籠裏飛出去剪掉了雞的一半翅膀,雞無法起飛,但好在有一隻體形偏瘦的小雞飛到樹上,它一顆顆吃山裏紅並把山裏紅咬下扔到地上,地上的母雞開始瘋搶,終於吃飽了肚子,靠這種團結協作精神,靠這些山裏紅,雞又活了半個多月,這其間母雞們不斷地練習飛翔,練習啄食,不知不覺中,雞嘴又變尖了,翅膀也長全了,能比較高地飛翔了,母雞歡樂無比。
母雞們後來變成了野雞,它們在山中生活得很好,並且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農場的老板終於鬆了口氣,後來農場被老板的一個朋友承包了,原先的養雞人被辭退。
2012年11月於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