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經過第一階段強化訓練的60名沈陽軍區軍樂手啟程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軍樂村。7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慶閱兵聯合軍樂團正式成立,共有1300人,由5個大隊,15個軍級單位組成,齊景全任團長,邊士法任政委,國家一級指揮於建方、於海、張建民任聯合軍樂團總指揮。
聯合軍樂團的方隊,由11個排麵組成,每個排麵100人,長達100米,如此龐大的方陣,在世界各國閱兵史中都是罕見的。這不僅要求每一個隊員擁有良好的軍人素質,還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為了保證團隊的整齊劃一,現場演奏時不能看樂譜,全體隊員必須把每一個曲目背得滾瓜爛熟,才能確保演出時不出一絲差錯。
“為了不掉隊,我們白天演奏晚上還躲在被子裏背樂譜,考大學也沒這麼吃苦過。”於曉東對我們說,“今年夏天,北京的氣溫高達36℃,我們每次訓練,穿著禮服一站就是兩個多小時,汗水直順著衣服往下淌,每次吹完號,都能從圓號管中倒出半滴流瓶的嗬氣水,說實在的,有了這段經曆,可以說,再沒有吃不了的苦了。”
於曉東和他的四位戰友因為都是業餘樂手,沒有大型演奏經驗。為此,他們付出了雙倍的努力,在訓練中,他們常常是起五更,摸半夜,別人練兩個小時,他們就練四個小時,別人睡覺,他們躲在被窩裏背樂譜,別人休息,他們就靠著牆練軍姿。7月30日,因為合練時間太長,他們抓樂器的手竟失去了知覺,合練完畢後,他們的手還牢牢地抓著樂器鬆不開。靠著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們寫下了自己人生輝煌的一筆。
李玉林:雷鋒精神在我們身上延續
“我們是雷鋒生前所在團的一個士兵,我們不能給雷鋒抹黑。一定要讓雷鋒精神在我們身上延續。”這是五名軍樂手的共同心聲,更是李玉林刻在心底的一句誓言。
1997年12月從吉林梅河口市入伍的李玉林給我們講述了他在軍樂團訓練中最難忘的一次合練:“8月13日,閱兵總指揮部決定在沙河子機場閱兵村進行一次合練。那天早上就有點陰,我們坐車剛走到一半路時,天就下起了小雨。9點30分正式合練開始時,天像有意考驗我們似的,突然下起了大雨,但是閱兵合練仍按計劃進行,我們就站在雨裏演奏著,一動不動,整整站了一個半小時,全身都淋透了,分不清是汗水、雨水還是淚水,那個時候,我隻有一個信念,別人能堅持住,我更能堅持住,因為我是雷鋒團的一個兵,決不能給雷鋒抹黑,當整個合練完畢時,我們已經邁不開步了,但我心裏卻感到無比充實。”
在這次閱兵中,聯合軍樂團總共進行了獨立排練28次,大型合練17次,在天安門預演6次,每一次,聯合軍樂團都以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技藝贏得了全體閱兵隊員的稱讚。特別是10月1日正式演奏時,他們整整站立了3小時40分,連續吹奏了1小時50分,共17個共同曲目,18個A、B組分曲目,創下了連續吹奏時間最長、曲目最多的“世界之最”。可以說,沒有聯合軍樂團的一流演奏,就沒有這次閱兵的偉大成功!
金宏哲:留住永恒的瞬間
金宏哲是這次參加閱兵中的五位選手中的唯一的少數民族,他1997年12月從吉林梅河口市入伍,朝鮮族,下士。采訪他時他給我們拿出了珍藏的日記本,在這裏我們選擇幾篇奉獻給讀者。
1999年7月5日 雨
今天下午l點30分,進行第一次閱兵合練,天這時下起了雨,到達閱兵村時,身上都淋透了,但是我們誰都沒有說什麼,因為我們知道,如果不苦點,累點,閱兵時就會出差錯,隻有平時多流汗,用時才不出錯。排練兩次後,我帶的水全喝完了,吃的東西也沒有了,這時就是感到疲倦,就想找個地方睡上一會兒,但這對我們來說是太奢侈了。
1999年8月3日 晴
今天氣溫高達36攝氏度,我們還要在太陽底下練站姿,剛站了一會兒,渾身就熱得難受,厚厚的禮服包裹著人,一點氣都不透。這幾天,我有點感冒,渾身難受,但我一直堅持著。這時,汗水順著身子往下流,我的皮鞋裏已灌滿了汗水,我真的挺不住了。這時,女兵方隊走過來了,看著她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英姿颯爽,我的臉一陣陣發燒,她們女兵都能堅持住,我一個男子漢卻堅持不住了,真是太不應該了。想到這,我頓時感到不累了……
1999年10月1日 陰轉睛
今天終於盼來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日子,國慶50周年。我們度過的150多個不平靜的日子,就要在這一天畫上一個句號。上午10點,江主席乘著檢閱車過來,我的心跳也頓時加快了。江主席在向我們招手,此時此刻,我使出了渾身的勁吹著這支長笛,我真的希望江主席能分辨出這最響的長笛聲音是從我這裏發出的,我一定要永遠記住這永恒的瞬間,隻有這樣才能表達我對祖國,對黨的熱愛……
翻閱著金宏哲的日記,我們的心也在和他一起沸騰。是的,國慶50周年盛大閱兵的場麵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我們每個人都要記住這個永恒的瞬間,因為這是壯我國威,壯我軍威的瞬間;是中國人民最值得自豪、自信的瞬間;是我們祖國向世界展示雄姿的瞬間,為了這一個瞬間的到來,我們的軍樂手們付出了艱辛和努力,但是,從他們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中國人堅強的脊梁所撐起的這片藍天;從他們雄壯的軍樂聲中,我們感受到了偉大祖國這條巨龍正在向新的時代騰飛!
—— 選自1999年11月12日《撫順日報》
第七節 這一刻,我隻為你心動
——記60周年國慶閱兵親曆者、退伍軍人章文斌
章文斌,章家村人,2001年12月入伍,駐浙海軍某部戰士,轉業前為該部某團駕駛班二級士官,6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艦空導彈方隊駕駛員。
“裝備方隊訓練標兵”“艦空導彈方隊內務標兵”,一本本鮮紅的榮譽證書是他在北京閱兵村的努力和閱兵儀式上的精湛表演的見證。從今年1月份在海軍基地接受封閉式訓練,到閱兵村的魔鬼式訓練,這273天的摸爬滾打,他說自己黑了、瘦了,但家鄉人卻認為是更加挺拔、精神了。
1.光榮躋身閱兵方隊
這個28歲的建德小夥樸實開朗,在上級下達通知前,他還隻是一個懷揣著參加國慶大閱兵理想的普通戰士。
2008年年底,根據軍委、總部和海軍的指示,由舟山基地組建艦空導彈方隊,主要擔負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中展示國產新型艦對空導彈的任務。誰都知道,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要進這支隊伍非常不易。為了挑選合格的人員,從閱兵總指揮部到各方隊(梯隊)駐訓隊和參閱部隊各級黨委,都是嚴格按照中央軍委所製定的政審標準、單兵素質和技術要求,進行層層選拔考核。
考核標準的嚴苛程度令人乍舌:身高要1.70米左右,另外對外貌、臂長、肩寬、體重都有要求。這一點,聽起來很像大家熟知的選美吧。在身體素質合格後,還要接受其他方麵的審查。
回憶考核時的一些細節時,章文斌說,當時就覺得參加閱兵特光榮,團裏的考核也都是過五關斬六將的,一點也不比高考來得輕鬆。2月底的一紙通知,讓他在今後的273天度過了別樣的軍營生活。
在這個團,一共參加受閱的官兵隻有三人,另外兩人分別是營長和連長,其中連長曾參加1999年閱兵,因此章文斌成為該團唯一參加受閱的戰士。
根據上級規定,受閱官兵赴京前,還需在海軍基地訓練一段時間。而章文斌在接到參訓通知時,距離1月正式前往海軍基地訓練還有段日子,部隊希望這三位參加受閱的官兵在此期間回家探親,因為一旦進入訓練就再無探親機會,除非被淘汰。這彌足珍貴的探親假,卻被章文斌放棄了,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任務在前——準備參訓。
2.進入閱兵村後
5月份,章文斌隨部隊踏上了赴京的火車,一同前往的還有70多位官兵和參訓器械。進駐北京通州閱兵村,艦空導彈方隊一邊等待器械裝備的到位,一邊以最原始的操練技巧展開了封閉式訓練。
閱兵村的條件是不錯,住的是活動板房,還配了空調、電視、洗衣機。閱兵村內的服務設施相當齊全,設有銀行、超市、郵局、電話亭、理發店等,基本滿足了官兵們的日常需求。但是,訓練場上可就不會是那麼舒服的了。章文斌說,訓練的時間處處透著“緊張”二字。因為按照閱兵安排,艦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僅僅是短短的100米、36秒,在36秒的背後是他們完成的數千個訓練課時和在北京通州閱兵村多次合練。因此,艦空導彈方隊下達的命令在原定的時間標準上,加上了“騎線標齊誤差不超過10厘米”的要求,而在平時車輛駕駛訓練中規定的則更為嚴格。
自從6月開始,北京的天氣就以晴朗高溫為主,毫無陰涼的機場地表溫度最高時能達到50攝氏度以上。天氣炎熱,但為了保持車輛穩定的狀態,駕駛室的空調被拆除,車窗得時刻緊閉,有的官兵還曾經拿溫度計去測量,最高溫度居然達到攝氏60多度,駕駛員們一坐進駕駛室,汗水立馬從毛孔裏往外鑽,並迅速濕遍全身。
尤其是進入7、8月份以後,北京天氣酷熱,車內溫度時常高達52攝氏度,為了保持車輛準確平穩前行,不能開空調,不能擦流進眼的汗水,不能揉火燒般的後頸,因為任何一個小動作,都會導致車輛失去平衡,影響整個方隊的訓練。章文斌告訴記者,直到閱兵當天方隊準確無誤地駛過天安門,他才放鬆下來,並為自己感到驕傲。
3.淩晨起床,5點鍾趕到天安門
國慶閱兵式前一天,北京下起了陣雨,“這雨淅淅瀝瀝的,一直下到10月1日淩晨4點左右才停。”當天,章文斌和其他受閱人員淩晨1點就起床了,簡單洗漱後,1點半從閱兵村出發,前往長安街。
“那天心情特別平靜”,他的神情似乎沉醉在10月1日上午,“在此之前,我們已經有了三次預演。第一次是徒步預演,也是一種以步代車訓練,後麵兩次是帶車預演,加上自己的每個規定動作十分熟練了,即使到了正式受閱,心情也和平時出操一般無異。”
10點後,國慶閱兵正式開始。“我們坐在駕駛室裏,眼睛隻能目視前方,除了前麵的車輛,我什麼都看不到。”章文斌說,“幸好長安街上安裝了不少音響,我除了清清楚楚地聽到胡主席的問好聲之外,耳邊就是海洋一般澎湃的歡呼聲。”
艦空導彈方隊是裝備方隊中的第14支方隊,在履行100米的受閱使命時,他不能欣賞車窗外的五彩斑斕,也不能下車仰望受閱部隊的威嚴雄壯,也不能和周邊群眾一同激動呼喊,他隻能呆在狹小的駕駛室中,一心保持著隊伍的整齊,盡自己的努力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恐怕在每位參閱官兵的記憶裏,國慶大閱兵無疑是值得珍藏一輩子的寶貴財富。章文斌說:“作為一名軍人,能在新中國60華誕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是我一生最大的榮耀,我感到非常幸福和自豪。”
現在章文斌已經退役回鄉,目前正在家待業。他告訴記者,在部隊他已經取得了江西經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函授本科的文憑,根據目前的政策,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並不容易。但是從他那自信的笑容和堅定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對未來的美好願望。
——節選自建德新聞網(www.jd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