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學藝(1 / 2)

第七章.學藝

日出東方紅勝火,霧氣散盡,天地一片清明,老人與楊小天迎著那團火紅並坐著,感受著那一絲絲溫柔。

“爺爺,剛剛就是傳說中的醍醐灌頂嗎?”楊小天問道。

老人微微笑著,反問道:“你懂的倒是不少,這醍醐灌頂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書上啊,古人不是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嗎,隻是古人說的那兩樣我都沒碰到,不過我得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楊小天自豪的道。

老人一把將楊小天抱在懷中,低著看著這個小人兒,慈愛的說著:“就當是爺爺給你醍醐灌頂吧,不過你可要守住這個秘密,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不可以。”

本想著要出去和王小虎顯擺一翻的楊小天聽到老人這話,滿是疑惑,問道:“爺爺,這是為什麼啊。”

老人輕輕的敲了下楊小天的腦袋,引誘般說道:“你看那些武林高手,那個不是神神秘秘的,他們要是都把自己的東西給了別人,自己一點秘密都沒有,那人們還會怕他們、敬他們嗎?”

也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楊小天不情願的“哦”了一聲,“那我是不是煉好了,便能成為武林大俠,仗劍江湖,除惡揚善。”楊小天又問道。

老人聽了楊小的那稚嫩的話語,哈哈的笑了起來,然後一臉嚴肅的說道:“傻小子,這不過是我半生來琢磨出的一點的小心得,又不是什麼武功秘籍,於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倒有幾分功效。”

“不過,要仗劍江湖,快意人生也並非不可能,不過這代價太大,全要看你的造化了。”老人望著遠方,心中自言道。

院子中

楊小天手捧著一碗烏黑,散出難聞的氣味藥水,閉氣一口吞了下去,那一舉一動,顯然是經過千錘百煉後得出最有效的方法。放了碗和老人說了聲,便回到了房間,坐在書案前,感受口中還殘留著的那熟悉的氣味。

“爺爺說過,隻要練好了,那以後都不用在喝那難喝的藥,泡那熱辣的水了。”想到這裏,楊小天盤腿而坐,回憶著在巨石上老人的一言一語。

一盞茶的時間,半柱香的時間過去,感受不到絲毫的熱氣,更不要說像早上一樣有團熱氣在身體流動了。一遍複一遍,直到手腳都軟也,扶著椅子坐了下來,回憶著早上的一點一滴,休息了一會,站了起來活動了下,隨後按著記憶中的一舉一動,又重複了一遍,除了手疲腳累,在也沒有收獲。

“沒有錯啊,每一個動做都絲毫不差!為什麼就不行呢?到底是哪出了問題。”楊小天心中掙紮著。

身處邊荒,來往能人無數,楊小天年紀尚小,從未接觸過那些能人異士,他所知道的不過是從說書先生和大人們的瞎扯閑聊而得,又怎會知道這功夫之道豈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他爺爺所授,雖然在他爺爺口中是一點醫道心得,且看他爺爺白發蒼蒼滿臉風霜,但世上又有幾個百歲老人有那身上的那股精氣神,縱是比那身強力壯的小夥,也不言虛,誰又敢肯定這花費半輩子琢磨出來的豈是凡品。

大凡學武之人,總會或多或少的知道武學之道有內外之分,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外家功夫重在修武,一招一式,一拳一腳,運用身體和外物的力量達到崩山摧石,腳陷大地。內家功夫重在修心,一呼一吸,一張一弛,修煉內息,講究天人合一,極是飄渺般的存在。千百年來,江湖之中,宗門林立,各式武功不盡相同,那些大門大派,哪一個不是內外相輔相成。隻是外攻易煉,內功難求,更別說是那些絕世的武功秘籍了。隻是江湖之中各種辛秘楊小天這樣的小孩又怎會知道。

想著去問爺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看到院中的狂徒,想著爺爺的囑咐,楊小天按下了心中的求知欲,也不在去想那煩惱之事。拿起桌上那本自己在也熟悉不過的書,鬱悶的觀詳著那一幅幅無聊的經絡圖,一頁複一頁,一張又一張。一個念想閃過,楊小天盤坐靜心,那一幅幅經絡圖在腦中盤旋,一條條經脈,一個個穴脈,那一點一滴,不斷重疊,不斷融合,化成一個透剔玲瓏的小人,那小人身上條條經脈清晰可見,像一張網包裹著全身,奇妙之極,隻是還未來得及細細觀悟,一陣困意湧上心頭,楊小天直接就睡趴在書案上。

耳朵感到一陣瘙癢,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耳朵裏爬,楊小天用手摸了摸耳朵,暫時把這陣瘙癢壓了下去,但是好景不長,不一會兒,又癢了起來,撓了撓耳朵,隻是片刻時間,又癢了起來,如此反複。如果楊小天此時能靈魂出竅,看到現在的做劇,定體會到什麼叫天理循環,天公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