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1)

建元元年10月初八,西涼國主與太後正在用膳,此時太傅呂行突然請求見聖,聲稱事關重大。西涼國主思隼片刻後準許其進來。

“臣呂行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當初西涼為了融合中原先進文化,照搬了中原諸國的官製和禮儀。

“平身。愛卿有何要事?沒見朕正與母後用膳嗎?”

“微臣惶恐,隻是此時實在緊急,非陛下定奪,臣實在不敢擅作主張。”

“所為何事?”怒色稍稍平息了。

“據探子回報,北戎最近有集結兵馬的跡象。可是,在半月前,北戎、東唐、南蠻三國訂立了和平盟約。依老臣看來,此次動兵,因在西涼啊!請陛下定奪。”

司徒祺瑞放下了筷,沉思了起來。想來一定是先皇駕崩的消息傳了出去,畢竟已經近3個月了,離西涼最近的北戎聽到消息也是不足為奇。他方定是想趁新主地位未穩,一舉攻下西涼,然後一統前朝疆土。但他豈會如此順利,我要給他看看西涼的新國主。

“太傅領旨。”

“臣在。”

“命你即刻帶朕旨意前去調度兵馬,兵馬總數不得少於20萬,且需是精銳。”

“臣領旨。”

呂行退下去後,司徒祺瑞已無心用膳。在禦書房召了2路大將軍前來商討對策。

“諸位愛卿對於北戎進犯有何看法?”

“臣以為北戎地處北方,兵源較少,不足為懼。”開口的是威武大將軍,典型的彪悍。

“臣以為不然。”

“驃騎大將軍有何見解?”

“北戎雖然兵源較少,但正值金秋,過不了多久就要冬天了,北戎地處北方,天氣嚴寒,冬天作戰實是對其有利啊,再則是北戎的鐵騎部隊曾經橫掃中齊,其威力不可小看。”

“愛卿講的有禮!容朕考慮一下,愛卿退下吧。”

“微臣告退。”

當夜,司徒祺瑞連發三道密旨。

在皇城的著名的賞景建築——眺心亭中,兩個不明身份的人看著疾馳而過的快馬,陰笑片刻。

“看來,那小皇帝心智一點也不小。”

“是啊,該動手了。”用力一捏。

酒杯碎成兩半。

建元元年11月初十,天下著雪,風呼嘯而過,西涼和北戎的軍隊在兩國交界處坨坨沙漠對峙著。在眾位大臣的建議下,司徒祺瑞禦駕親征。北戎國主獨孤行看著對麵這乳臭未幹的西涼新主,著實也對這小兒的膽識很是佩服。

戰場上講的是以靜製動,可是對於15歲的司徒祺瑞來說,年少氣盛,首先發出了進攻的口令。這場戰役雙方都是精銳盡出,成敗在此一舉。西涼國兵源數量有優勢,但是北戎的鐵騎部隊亦能令西涼聞風喪膽,此場戰役勝負未見結果,誰都不敢輕言斷定。

戰爭一開始,西涼靠著人多的優勢,一哄而上,威武大將軍一馬當先,砍殺了數十個北戎將士,聲勢頗為壯麗。然,獨孤行派出了其精銳——鐵騎部隊,一下子扭轉了局勢。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戰場上戰死的士兵的血,融進了雪裏,給人一幅血流成河的震撼。

突然,從北戎隊伍中射出一槍利箭,目標正中司徒祺瑞肩頭,西涼將士看見國主被傷,軍心大亂,逃卻四起。北戎抓住時機,趁勝追擊。威武大將軍忠心耿耿,奮力保護皇上。但是,其他將士竟各自跑掉,其中必有詭計。

最後,西涼國主和威武大將軍被擒,帶回北戎國都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