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冤家路窄(2 / 2)

韓躍喝道:”來的好!“也舉劍迎上。

二人在馬上來回一合,雙劍一觸,火星四濺,隻震的二人均是虎口發麻。均自暗暗心驚,”好強的內勁。“

四五合後,二人坐騎四肢一軟,栽倒在地,那馬腿竟然被二人的餘力震的折了。

不及換馬,二人就在地上纏鬥起來。韓躍橫握長劍,劍招大開大闔,氣勢非凡,正是《無雙劍法》裏的”平定四海“。郅信也不退卻,劍走輕柔,周身畫圓,一招《青虹劍法》中的”弧狀虹霓“以柔製動,將韓躍劍招一一化解。

想是郅信初逢這樣的高手,是以上手之後隻取守勢,然而雖然韓躍劍招時而狠辣犀利,時而氣貫長虹,卻也奈何郅信不得。直鬥的夕陽斜下,匈奴兵起初見這二人武功卓絕,劍法精妙,均是看的目不轉睛。一天下來,卻也看到眼睛都酸了,都暗暗心驚:”這二人的膀子不酸嗎?“

雖然二人劍法不相伯仲,甚至郅信雖年少,但是《道德心經》的研習在內功上還勝韓躍一籌。不過此刻惡鬥,臨敵經驗成了左右勝負的關鍵。鬥到此時,郅信左肩,肋下均中了一劍;韓躍右腿,背後,也被郅信長劍所傷。不過韓躍均是皮外傷,郅信左肩雖無大礙,但肋下一劍,被刺進去四寸有餘,血流不止,已是落了下風。

韓躍心道:此人年紀雖小,內功竟隱隱在我之上,如此鬥的越久,我越是氣力不支,趁他受傷較重,需盡快分出勝負。”當下劍招一變,又使出擊殺郅成時所用的劍招-“鋒芒畢露”,劍光星星點點,淩厲狠辣,招招刺向要害。郅信全力抵擋,又被刺了三劍。雖勉強避開了要害,卻也受傷不輕。

“想我初次下山,竟要命喪於此?父母大仇未報,有何臉麵至九泉之下?”郅信想至此處,強催內勁,氣慣長劍,陡然間,周身劍氣縱橫,飛沙走石。正是郅信尚未練得純熟的“青雲直上”,雖然郅信沒能借助劍氣淩空而起,卻也將韓躍逼退開來,劍氣略過,在韓躍手臂上竟留下深深的一道血痕。

韓躍暗自心驚,“從未見過劍氣能傷人於十尺以外的!此人不除,必成大患。“無奈此刻郅信劍氣護住了周身,近不得前,不過韓躍隻要退得郅信十尺之外,這劍氣便夠不到他。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忽見遠處塵土飛揚,一眾漢軍騎兵殺了過來。原是李廣又殺了回來,還帶了公孫賀的五千騎兵。李廣命騎兵一字排開,馬尾處均栓著樹枝,奔跑時帶起塵土。遠遠望去,宛如五萬騎兵奔馳而來。

匈奴騎兵的頭目,忙上前勸道:”右賢王,改日再戰,此處離漢軍近,距我軍遠,還是速速撤退吧!“

韓躍遠眺,望著這遮天蔽日的塵土,心中暗想:”漢朝哪有那麼多騎兵隊伍?“心中雖是疑惑,卻也不敢冒險。眼看片刻間也戰不下這少年,隻好作罷。調轉馬頭,隨匈奴隊伍撤向漠北去了。

郅信見匈奴兵撤了,己身上多處劍傷,血流不止。剛剛又強催內力使用尚未純熟的劍招,此刻想追,卻有心無力,兩腿一軟,坐在了地上。李廣趕到後翻身下馬,扶著郅信:”當真少年英雄,報上姓名,今日救命之恩,定當回報!“

郅信看著李廣,眼角泛紅,道:”李將軍,我父親郅成他....“

李廣此時才看清楚,這少年眉宇之間,正是當年見過的雲州城守郅成的小兒子,如今長大成人,竟是沒認出來。想到路上遇到敗逃的公孫敖,聽說郅成為了掩護公孫敖撤退,已經戰死沙場,當下隻得無奈搖了搖頭。

郅信胸中一口悶氣上湧,哇的一口鮮血吐出,暈了過去。

這邊匈奴大軍回到狼居山,與軍臣單於的後援部隊會合後。自認為打了大勝仗,興高采烈帶著戰利品返回龍城,卻發現龍城城內一片死寂。原來韓躍算到漢朝三路大軍,皆一一派兵布陣,匈奴兵士全部集中在狼居山,雁門關一帶。卻不料,衛青一路,出上穀,走漠西,一路上一點抵抗也沒遇到,就來到了龍城城下。城中皆是老弱殘兵,一攻即破,衛青當即下令屠城,城中男女牲畜,但凡活物,屠了個幹幹淨淨。君臣單於暴怒,韓躍也隻得呆呆立於城中,心中憤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