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宦官引路,不多時,來到未央宮的西安門處。隻見早時被東方朔忽悠的三個侏儒均跪在道路兩旁,瑟瑟發抖。郅信暗自好笑,卻也不便言明。
走近西安門,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殿呈現眼前。一路走過,亭台樓榭,山水滄池,雕龍畫鳳,流金溢彩。直至正殿門前,宦官示意郅信脫靴解劍,在殿門口等候。
郅信往殿內大堂望去,文武百官立於中央大堂。武帝端坐堂上龍椅,氣宇軒昂,不怒自威。
原是先前派出的四路北伐匈奴大軍,均已回朝。武帝招集大臣,商議功過賞罰。郅信來之前,已經有了大致結果:公孫敖一路,三萬之眾,僅剩千餘,公孫敖身為主帥,臨陣脫逃,斬。可惜了郅成舍命救他,雖然回朝,卻逃不掉身首異處。
公孫賀一路,行軍緩慢,致使三軍無人接應,傷亡慘重。但念其到達前線後,未傷一兵一卒,奪回雁門關要隘和邊關各城,免其死罪,官將三級,回家反省。明眼人都知道,匈奴曆來隻是搶劫,從不守城。公孫賀到了邊關各城,匈奴人搶完就跑了,何勞他去奪回各城。不過公孫賀畢竟名門之後,皇上不為難他,其餘人也不多言。
衛青一路,未傷一兵一卒,殺敵萬餘,賞千金,布五千匹,封關內侯。雖然衛青打的龍城,幾乎都是殘兵老弱,但是這是四路大軍唯一的勝記。況且,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已經懷有龍種,即將臨盆,武帝自然要好好賞賜,扶持衛青這個後起之秀。
最後,李廣這路,貪功冒進,全軍覆滅,主帥被俘,本是必死無疑的大罪。但是念其作戰勇猛,五千兵被數萬匈奴圍困,無一人投降,死戰到最後,也斬殺匈奴萬餘眾。李廣被俘後,不為匈奴利誘所動,冒死逃脫。功過相抵,不賞不罰,繼續回雁門關,抵禦匈奴。要說李廣也不冤,畢竟五千精騎葬送他手,沒有殺他還官複原職,已經是莫大的恩典。
“雖說有些護短,倒也賞罰分明。”郅信暗自嘀咕。
賞罰結束,開始討論戰後事宜。此番,四路出軍,兩路幾乎全軍覆滅,一路無功而返,一路雖勝,但殺的多是匈奴老弱婦孺。可以說漢朝完敗,朝中原本主張繼承文景時期和親政策的大臣本就不少,經次大敗,一個個都站出來侃侃而談。
“高祖起就奉行和親,兩家永好,總比刀兵相見要強。”
“文景時期,無為而治,百姓富足,如今遠征蠻夷,徒毫錢糧,實是得不償失。”
“我朝應派遣使者,與匈奴談判,恢複和親之策。”
……
武帝劉徹,此次出兵雖然失敗,可是他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不罰李廣,反教他回去整頓邊關兵馬,就能看出端倪。此刻聽堂下一片求和言論,早就不耐煩了,可是新敗在目,百官皆諫,劉徹也不好不聽。於是懶懶說到:“何人可出使匈奴?”
此話一出,即刻鴉雀無聲。世人皆知,匈奴茹毛飲血,出使的官吏,向來沒有好下場。之前,多少使節,又去無回,不是在異鄉為奴,就是葬身大漠。是以,皇上一問誰能出使,都閉上了嘴巴,生怕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