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如果對這些人一一照顧,個個都給麵子,老先生豈不是要累死?那些人個個都有一套死纏硬泡、登鼻子上臉的功夫,委婉的拒絕是不頂用的。因此,老先生有時對他們毫不客氣,幹脆直爽地將其拒之門外。
一日,啟功先生正處理文稿,忽然電話鈴聲大作,他猶猶豫豫本不想接,但打電話的人極有耐心,先生又恐是老朋友或公家部門打來,接了,一問對方姓名,並不認識,問何事,對方稱先生曾為某書題簽,現該書已出,欲明日親自送來。先生當即說:
“謝謝。不過這樣的小事,你也不必跑了,通過郵局寄來即可。”
對方不幹,非要前來,稱為探望。先生解釋道:
“我現在很忙,身體又不太好,你來我也無力接待,請原諒,書還是寄來吧。”
對方不肯,先生索性挑破窗戶紙,單刀直入,問:
“你說你還有什麼事吧。”
對方說:“沒事,就是想看看您。”
先生答道:“你既然那麼想看我,也行。我給你寄張相片去,你可以從從容容地看。”
此人仍不罷休。幾個回合之後,先生被逼到“牆角”,於是說:
“好吧,你明天何時來,說個點兒。認識不認識我這兒,就在大門口,你也不用進我的門口,你不是就為看我嗎?咱倆就在門口對著看,你看我,我瞧你,你要近視,帶上眼鏡,我也帶上老花鏡,好好瞧瞧你。看半個鍾頭,夠不夠,若不夠,看兩個鍾頭也行。”
對方一聽先生動怒了,又拉開一張“虎皮”,說先生的某某老友也要同來。
先生再一細問,對方又說先生的這位老友前些日子出差在外,不知明天能否回來。
先生氣得不得了,幹脆掛上了電話。
啟功先生這種果斷拒絕的策略是非常值得讚賞和效仿的。固然,一開始即斬釘截鐵地說“不”,委實不妥,然而,不要因此而放棄表示拒絕的權利。即使這樣做會破壞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或好感,何必勉強自己成為偶像型的人物呢?畢竟,辦不到的事終究還是辦不到。先把這一點搞清楚,然後盡早設法向對方懇切地表白,才是真正的相處之道。
也許如此一來,請求你的人也能會暫時表現出失望,但總比中途反悔要好多了。所以在考慮答應對方的請求前,應先仔細盤算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及,不妨想一想,如果自己一旦失約,對方就會對自己產生不信任感,那將如何。即使拒絕很難做到,也勢必鼓起勇氣將之拒絕。
11.不可一一接受的“愛”
被愛是一種幸福,如果愛你的人正是你所關愛的人。但是,假如愛你的人並不是你的意中人,或者你一點也不喜歡他(她),你就不會感覺被愛是種幸福了,你可能會產生反感甚至是痛苦,這份你並不需要的愛就成了你的精神負擔。
別人愛上你,向你求愛,他(她)並沒有錯;你不歡迎,你拒絕他(她)的愛,你也沒有錯。最關鍵的是看你怎樣拒絕,如果拒絕得恰到好處,對雙方都是一種解脫,也可以免去許多麻煩。如果你不講方式,不能恰到好處地拒絕別人求愛,你就可能犯錯,不但傷害了他人,說不定也會危害自己。
也許你曾經有過這樣的左右為難,初次交朋友,因為她或他的條件實在讓人愛不起來。但是,由於是你的上司介紹的,或者是上司的子女,使你在拒絕上產生了猶豫,雖然每次見麵都會使你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你一想到對方的身份、上司的威嚴,屢次想謝絕卻又不好出口。有時候,也許你為了顧全對方的麵子而難以開口說“不”字,或者懾於對方的威嚴,你不知所措。你被這份多餘的愛折磨得痛苦不堪,不知該如何去做。現實生活中,處在這種矛盾中的人太多了。遇到這些情況時,有些人不知道該如何拒絕。某些人由於此事處理不當,造成了很不好的後果。
拒絕求愛的方法有多種從形式上,可以用書信,可以口頭交談,也可以委托別人。但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一定要恰到好處,以下幾點建議,可供你參考:
(1)直言相告。以免誤會
若自己已有意中人,又遭遇求愛者,那麼就直接明確地告訴對方,你已有愛人,請他另選別人,而且一定要表明你很愛自己的戀人。同時,切忌向求愛者炫耀自己戀人的優點、長處,以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2)講明情況,好言相勸
倘若你認為自己年齡尚小,不想考慮個人戀愛問題,那就講明情況,好言勸解對方。
(3)婉言謝絕
倘若你不喜歡求愛者,根本沒有建立愛情的基礎,可以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婉言謝絕。對自尊心較強的男性和羞澀心理較重的女性,適合委婉、間接地拒絕。因為有這類心理的人,往往是克服了極大的心理障礙,鼓足勇氣才說出自己的感情,一旦遭到斷然的拒絕,很容易感覺受傷害,甚至痛不欲生,或者采取極端的手段,以平衡自己的感情受創傷。因此拒絕他們的愛,態度一定要真誠,言語也要十分小心。你可以告訴他(她)你的感覺,讓他(她)明白你隻是把他(她)當朋友,當同事或者當兄妹看待,你希望你們的關係能保持在這一層麵上,你不願意傷害他(她),也不會對別人說出你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