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道德經》之四十九章。
聖人沒有私心,不會計較個人的恩怨,他們總是把百姓的意誌視為自己的意誌。
在這裏,“百姓心”便是百姓的需要,一個優秀的商人就是要想辦法滿足百姓的需要。
在電視劇是《喬家大院》裏,有這樣一個情節:
過年時,喬致庸問夥計們:“這年頭,兵荒馬亂,為什麼我們喬家賺了錢。”
夥計說:“你膽子大,不怕死。”
喬致庸說:“你隻說對了一個原因,更主要的是,作為一個商人,你要心懷天下,不光要想辦法把自己的東西賣出去,還要知道天下蒼生的需求。”
“心懷天下”是喬致庸幾十年商海生涯的總結,也是所有商業奇才的共同特點,縱觀那些規模龐大的百年老店、那些影響世界的成功企業家,哪一個不是因為“心懷天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愛迪生發明燈泡,不就是滿足了天下蒼生的光明需要,才成就了今天的通用電氣嗎?亨利·福特發明T型車,就是為了實現“使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輛汽車”的天才設想,也成就了他的汽車王國。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當一個人心懷天下時,他也會得到天下人的愛戴,當天下人心歸附於他時,還有什麼事情辦不成的呢?一個人是否有“心懷天下”的胸懷,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來:
①以滿足天下蒼生為己任。
不是企業決定了市場,而是市場決定了企業。一個平庸的商人,每天想盡辦法把東西塞給消費者,而真正的大商人,要了解市場的需要,用各種努力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早在創業之初,比爾·蓋茨就提出“客戶永遠是對的”的口號。微軟在內部已經樹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為更好的傾聽客戶的聲音,微軟專門設立了傾聽用戶需求和提升用戶體驗的機構,讓微軟的客戶同微軟的產品組在一起討論和測試,了解用戶需求,解決企業用戶的實際問題,使用戶能順利地實施應用方案。在傾聽客戶反映的過程中,微軟很容易發現軟件產品的不足,並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彌補這些缺陷。正因為微軟開發的軟件迎合了市場需求,操作簡單、實用,受到了市場的歡迎,既帶動了全球計算機工業的迅速發展,也為自身的發展創造了收獲的黃金季節,並且長期以來成為這個領域的第一號企業。
②承擔社會責任。
一個普通企業和偉大企業的最大區別就是:是否擁有社會責任感。一個“心懷天下”的企業家,除了創造財富,努力保證股東、客戶和員工的利益,謀求企業的發展以外,還必須承擔社會責任,重視企業在非商業層麵的社會貢獻,如對環境保護,對國民教育、對全人類的未來做出貢獻等。
承擔社會責任為企業家和企業帶來的商業價值是巨大的,因為當一個企業的產品和品牌一旦進入社會,就包括了更多心理、文化、道德等元素。人們決定選購,除了產品的優質程度以外,還會看生產這個產品的企業是不是優秀。無疑,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也會給企業整體形象帶來更大的正麵影響,因此,也更容易得到全社會的依賴。
③有能成大事的博大胸懷。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梅林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也。”一個心懷天下的人,必有博大的胸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三國時的劉備雖然是漢室的遠親,但是他的家族到他那一代已經是又窮困又落魄,要靠賣草席才能維持生活了。但他“心懷天下”,立誌複興漢室,也因此得到了諸葛亮、關羽、張飛等眾多優秀人才的輔佐,終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帝業。很多人對諸葛亮、關羽才能勝過劉備,卻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感到不理解,來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劉備遠征東吳,兵敗白帝城,憂憤之中,一病不起,在垂危時對孔明說:“你的才華勝魏文帝何止十倍,我相信你必能替我完成統一大業。我死後若你以為犬子劉禪,值得輔佐,就輔之,若不值,你可廢之,代他稱帝。”劉備又特意修書一封給劉禪,要他“和丞相共事,必須待丞相如父!”麵對如此重托,孔明深受感動。劉備死後,孔明輔佐劉禪治理蜀漢,兢兢業業,嘔心瀝血。
隻有“心懷天下”的人,才能說出“你可廢之,代他稱帝”的臨終遺言,這種人,焉能不讓人死心塌地,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