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的旗艦就停泊在海邊,距離關門也就數裏,這一道雄關是太祖下令修築,並且親自命名為山海關。
這名字相當恰當貼切,關門與北境長城相連,從嘉峪關到山海關,是大魏西北和北部最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
此關倚山傍海,設施諸多,防禦森嚴,城高十四米,厚七米,四座城門,還有諸多的箭樓,靖邊樓,牧營樓,甕城,城外尚有重關,在此關前,想用武力硬攻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兩三萬人守關門,就算東胡三十萬騎晝夜不停的攻打,也不要想用武力攻克此關。
正因有此關,東胡隻能從遼西北部繞道進入草原,再從北方突破防線進入大魏內境。
王直等人從艙門處出來,一群海盜都穿著大魏官袍,站在船舷之側,默默觀望著大股軍馬出關門的景像。
“前方百裏左右,李友德已經在那裏立下營寨,並且修築堡壘。”有一個青年武官指著大股兵馬道:“現在看似出兵很多,但從旗號看,多半還是廂都指揮李友德的部屬,其餘各管軍的兵馬較少,顯見此次出兵應該是掩護前方修築軍堡,逐出東胡的那些哨騎騎兵。”
王直和鄧文俊,盧四海都站在船舷邊觀看,前一陣子的哨騎戰就在關門附近的海邊地方展開,東胡騎兵幾十一群,跑起來就是威勢不,形成漫遍野的煙塵,他們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在馬上用輕箭與持弩的大魏騎兵對射,雙方死傷並不重,但聲勢驚人。
有的時候他們也打馬對衝,兩股騎兵各幾百人,在平坦的平原地方對峙,然後鼓聲和喊殺聲響起,雙方都披重甲,戰馬都披著牛皮,在騎士的帶動下向對方疾衝,這樣的場麵令人毛骨悚然,或是全身熱血都在沸騰,海盜們哪怕是輕生死的漢子,在跳幫時敢於跳入對方的槍矟從林,但看著騎兵對衝的時候,聽到那些呐喊,聽到那些戰馬跑動時的滾滾雷鳴般的聲響,看到槍矟刺在對麵騎兵的身上,看到人被挑飛在半空,看到戰馬衝撞對麵的戰馬,兩邊的騎士和戰馬滾在一起,聽到骨頭撞裂的聲響,聽到兵器交錯時叫人牙酸的聲響……所有海盜都感覺自己此前的驕傲就是笑話。
他們也強悍,彪悍,武勇,但他們聚集幾千人,也當不得任何一支幾百人騎兵的正麵一衝,一個回合,騎兵就能把他們衝潰,然後一直追殺他們,收割他們的性命和首級。
現在海盜們觀看騎兵戰已經不再嬉笑了,他們知道每一次衝撞都有幾十人掉落下馬,而且一旦落馬,能夠活下來的機率百中無一。
此時湧出關門的幾乎全部是騎兵,大隊的騎兵從關門蜂擁而出,他們的頭盔上飾著白色的尾羽,身上是鎧甲和大紅色的披風,在荒蕪的黑色土地上,這些絢麗的色彩使得出關的騎兵給人感覺無比壯美,也是無比強大。
“東胡騎兵要比大魏騎兵多出十倍。”有海盜讚美眼前的騎隊,適才話的青年武官對眾人,也仿佛是對自己道:“想要擊敗強敵,不知道有多少好男兒要埋骨於此。”
“子張,你過來。”王直叫著徐行偉的名字,笑著道:“到我這邊來話。”
徐行偉麵色沉毅,向四周的人抱了下拳,大步走到王直身前。
這個武進士出身的武官很得海盜們的歡心,慷慨,直率,自律,很多武官身上沒有的武德,能在這個青年武官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另外熟讀經史,知文,知掌故,曉地理,王直等人,就是在徐行偉身上才看的出來大魏武官應有的素養。
這就是武進士,本朝文武並重的鮮明象征。
徐行偉現在已經是振武校尉,勳飛騎尉,任職則是招討行營走馬承受,專門負責向王直所部傳達兩府和招討行營總管李國瑞的意圖,其實就是朝廷不好直接對王直所部下令,派了一個專門的人選前來溝通交流的意思。
徐行偉的差事完成的很好,派其上任之初,頗有官員擔心,徐行偉太過正統,行事端方,怕是不能融入海盜群體當中。
而事實證明,海盜也不一定就喜歡邪氣滿身的惡棍,徐行偉這樣的性格人物,居然也是相當的受歡迎,這叫不少官員感覺意外,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
王直笑眼看著徐行偉,他對徐子先看不透,徐子先身上也有武人氣息,但身上的氣質相當混雜,有上位者的沉穩恢弘和決斷力,也有貴人的貴氣,武夫的武氣,還有商人的精明氣息,文人的文氣也不缺乏,種種氣息夾雜,還有一種不清道不明的看透一切的滄桑之感,這叫王直都感覺意外。
徐行偉就不同了,眼前的徐行偉就是一潭清水,能叫人一眼就看到底,他也無意隱藏,但若你輕視他,輕易到他的地盤嬉戲,清淺的潭水也能變成渾濁的惡浪,將此輩給覆滅淹沒掉。
王直很喜歡徐行偉,眼中的欣賞之意也是毫無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