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2 / 3)

衰竭男子,未訓練的野人,還有十三四歲的少年都編在軍中,這才湊起了二十萬人,好在進入大魏北方後得到了大量軍需物資,在鎧甲和兵器上,是比當年要略強一些,但整體的戰力肯定是下滑了。

還有十餘萬仆從軍,是投降的京營禁軍和大量的地方廂軍,在拉攏和威逼下,也是感覺到大魏沒有機會了,才有不少禁軍和廂軍將領投降。

這十來萬人被擺開放在河邊,顯然是第一波犧牲的炮灰,現在明顯的軍心不穩,到處都是波動,從有經驗的統帥眼光來看,徹辰汗知道這些降軍陣列都保持不住,一旦發生戰事,必定很難支撐,根本就靠不住。

大量的東胡騎兵分成五部,在戰前已經動員過,而且每個東胡人都知道此戰的重要性。打贏了,還能在魏地苟延殘喘,有一線生機,輸了,直接就等著滅族。

想到在榆關和鬆塔一帶的大量府軍,知道這邊東胡失敗的消息,必定會渡過遼河殺到東胡老巢,無數的族人會被如狼似虎的魏軍追殺,沒有多少人能活下來。

知道這樣的結果,也是無需多做動員了。

哀兵必勝嗎?

徹辰汗看著大河對岸……黑壓壓的府軍全部著鐵甲,這樣的豪華裝備連魏國禁軍也做不到,相差太遠了。

如林般的長矟一眼看不到邊,還有大量的具甲鐵騎,雄渾如山,壓迫在徹辰汗的心頭。

一麵麵紅色的旗幟,每一麵都代表一個軍,每一麵更高更大的代表一廂都。

三四十萬人的大軍沿著數十裏的河界擺開,重心處在盧溝橋的南端,雙方的重兵都配置在此。

無數戴著明亮頭盔的士兵在湍急的河水裏架橋,動作很快,沒有多會功夫已經搭了幾十道浮橋在河中。

這樣的軍隊還處於可怕的沉默之中,陣列森嚴,沒有波折,沒有異動,沉默著看向東胡人這邊,越是這樣的軍隊,就給人越發可怕的感覺。

此前在東胡人心裏,在徹辰汗內心深處也是瞧不起魏人,看不起漢人,而現在漢人奮起了,裝備起了這樣的強軍足達百萬之數,這時東胡人才突然醒悟過來,什麼是最強的族群,最偉大的文明,最悠久的傳承?

這個民族,傳承超過千年,占據了這一片大陸最肥美豐饒的土地,難道就靠寬袍大油和詩書禮教?

並不然,他們的祖先也是挾刀持弓,奮勇拚殺,這個民族的骨子裏,也是堅毅,強悍,鐵血,甚至有一些殘暴。

隻有這樣的族群,才能屹立在這樣的大地上,成為各族的引領者。

可笑此前自己太過狂妄,終於有滅族的危機降臨……

不過徹辰汗還是有些疑惑,為什麼魏軍要選擇在盧溝橋這裏與東胡主力交戰?

這一次的會戰,於其說是東胡軍選擇在永定河邊與府軍交手,不如說是府軍一直在創造出這樣的條件,促使或是誘惑東胡軍來此會戰。

大河寬闊,河水急促的流淌著,府軍工兵搭建浮橋的專業程度令人讚歎,浮橋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向北岸延伸著。

諸多那顏,萬戶們已經調集了不少弓手至岸邊,準備在府軍工兵接近時將對方射殺。

就算府軍能架著小船到河中,或是在對岸與東胡弓手對射,其工兵的損失也必定不小。然後就是府軍主力渡河,東胡人雖然不能半道而擊,但將騎兵提前擺開陣列,待府軍過來一小半人時再以騎兵突擊……可以想象那樣的場麵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府軍再強,東胡騎兵也並非弱者!

徹辰汗有一些不解,也有一些怒氣,更多的便是與生俱有的驕傲與自信!

這幾十年來,東胡從弱小部族一步一步的壯大,由來並非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