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終章(3 / 3)

低。

但憤怒歸憤怒,他們卻毫無辦法。

一個個海商走過來,黃來福咧嘴笑著,大聲道:“都算仔細了,泰西人交金幣,沒金幣就交白銀,實物不行,銅錢也不行!”

瞧著一個個泰西人不高興的樣子,黃來福笑容更盛:“不服氣?咱們水師官兵打下南洋,九死一生滅了蒲行風,占了這馬六甲,打通了航道,這是咱們拿性命拚下來的地盤。誰要不服,也是拿命來拚,拚過了,你們說了算,拚不過,還是咱們說了算!”

眾多泰西人俱是搖頭,眉宇間的不平氣息倒了減輕了許多。

確實是如此,大魏占了馬六甲,南洋諸國都是類似屬國,利益相同,其水師艦船過千,也在陸續泰西式的風帆戰艦,列裝大炮,其水師官兵敢死敢拚,裝備一流,素質在泰西也堪稱精銳,且人數多達十萬以上,以現在泰西各國的國力,拚盡全力也完全不是對手。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老老實實的把從南美獲得的金幣上交,反正就算交稅,到歐洲時那些絲綢,茶葉,瓷器,香料,仍然是相當暢銷的搶手貨,利潤還是可觀。

黃來福的笑容之下,無數殖民者,商人將金幣拋在筐子裏,叮叮當當的響聲中,也是宣告著大魏對這一片海域,對更多領域的毫無爭議的統治權。

這是曆經磨難,付出無數生命之後的結果,徐子先不會退讓,黃來福不會退讓,無數的水師官兵們也不會退讓。

……

青磚鋪就的高台大殿相當樸實無華,但勝在高大,身處其中,似在雲巔一般。

這是徐子先令人墊高了江寧宮室,並改名為南京之後的宮殿群。

南京為行在,重修宮室,明眼人都知道,燕京雖然還是為京師,但遲早還是會改名,成為北方的軍政中心。

整個大魏,南方,海外疆域的中心,當然是南京。

此前的南京宮室低窪,其後十餘年間,徐子先用皇室私產出資一半,宮府出資一半,花費數億貫錢動員百萬人力修築十年,把低窪的宮殿墊高,擴大,並且修宣政殿,與大唐大明宮相似仿佛,高大,巍峨,殿閣壯闊,沒有多少修飾,更沒有改殿閣為明黃色,仍然是以青灰為主,和江南的氣質相當,卻有北方的豪氣壯闊,無數海外之人來此,都是為這宮殿為震驚,拜服。

今日宣讀新內閣人員的名單,天子徐子先將親臨。

張思齊和無數人擠在殿閣之下,很多人來此並不是買票去宮殿一側的金明池裏遊玩,也不是在隔五天一次參觀宣政殿等外朝大殿,他們來此就是想看到天子,因為新一界內閣確立,天子必將親臨。

“來了,來了。”

“是天子,俺是退役的府軍老兵……”

人群中傳來喧鬧聲,穿元青色龍袍,卻相對裁剪的合身,也截短了下擺的徐子先在高台上出現,人過三十,徐子先卻還是顯得矯健,健康,充滿活力,他的衣袍也是保持著此前在軍中的風格,幹練,穩重,實用。

袍服上也沒有那種高高懸起的玉帶,隻是簡單的束了一根犀角帶,但並未有損天子的威嚴。

他也沒戴那種展腳襆頭,而是更方便佩戴的軟腳襆頭。

皇帝的這種樸實的穿戴風格,當然也引發了整個民間衣飾轉型的風潮,雖然是國初,但天下富足無比,風氣卻並不奢靡,徐子先不僅自己帶頭,還將很多穿戴飲食,包括開銷用度列為法度,縱是天子也不能違反。

畢竟內府收入是皇室自己的,隻有一些儀式,必要的修葺才是宮府撥付款項提供花銷。

徐子先不是自己來,身後是兩個正當少年的皇子。

短袍,軟腳襆頭,鹿皮靴,腰間佩劍,兩個少年皇子年齡不大,也是展現了良好的教育之後顯示出來的沉穩風度。

遠處傳來讚禮官的聲音:“大臣至宮門前參拜,請天子回禮。”

人群被分開了,金吾衛的將士在道旁肅立,十餘頂清涼傘下是上議院剛剛一致通過的內閣大臣們。

“總理大臣參拜天子。”

“天子回拜。”

徐子先在宣政殿高台上莊重作揖,向新上任的總理大臣孔和回拜。

孔和接下來會進入宣政殿,君臣會談,徐子先簽任命總理的詔書,總理和閣臣們便正式上任了。

“父皇,為甚要向臣下回禮?”

“我看書上不是說君君臣臣,君為至大嗎?”

兩個皇子未任官職,還在接受教育,盡管徐子先加了很多物理化學算學地理曆史的知識,有一些儒學知識,還是不可避免的進入了課本之中。

徐子先微笑道:“那邊的廊柱上有答案。”

兩個皇子轉身另一側,兩人朗聲讀道:“民為重,社稷為次,君為輕。”

-------------

盡量早開新書,這本書沒寫好沒發揮好的遺憾,希望下一本書能彌補,再會,多謝支持,在此鞠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