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大學》:崇高的責任感是我們永遠的航標 (1)(1 / 2)

《大學》原本是《小戴·劄記》中的一篇 ,相傳為孔子的學生曾子(春秋,前505年-前435年)所作。《大學》文章言簡意賅,綱目明晰,教義深刻,是中國古代闡釋道德文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其內容主要講述儒家的治國道理。

從古至今,“大學之道”始終閃耀著璀璨的光輝。無論人們此前有沒有讀過《大學》,那種深深融彙在我們民族心靈之中的道德意識和人生信念,早已融彙在我們的血液之中,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一切。

責任,生命賦予我們的天職

鍛造責任心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大學·釋正明修身

【釋義】修養自身的品行,首先必須端正自己的心態。

修養一詞,是對人的行為舉止的評價。“修”主要是指整治、鍛煉、學習和提高;“養”主要是指培育、涵養和熏陶。從表麵上看,修養體現在人的儀表風度、言行舉止上。而實際上,修養注重的是一個人內在責任心的修養。中國傳統的修養觀認為:修身首先要正心,修身絕不僅限於外表的修飾,更重要的是責任心的鍛造。

在中國某個著名的城市,一批接受深造即將成為建築師的年輕人,在一位鬢白如雪的老教授帶領下參觀一座剛剛落成又需要拆除的大廈。因為大廈的建築師接受賄賂,在他的設計方案中改換了關係工程質量的一連串數據……爆破的炸藥正填入水泥未幹的牆基。

在場的人全都被震撼住了。老教授顫顫巍巍地走到學生們跟前,想說什麼卻又哽噎著難以開口,隻說了半句:“咱們建築師不能造孽,應該積德……”

在美國馬裏蘭州建築學院盛大的畢業典禮上,著名的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仿佛是接著中國教授的話題大聲演講:“一座大廈就是一位建築師的名譽,這名譽不會從天而降,必須來自一塊磚頭、一塊板材。什麼是一塊磚頭呢?那就是一塊實實在在的磚頭。什麼是一塊板材呢?那就是一塊地地道道的板材。而這一切全都來自建築師的品質——實實在在、正直高尚的品質!”

人們為了名譽,可以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但就是不願意使一塊磚頭成為“一塊實實在在的磚頭”,讓一塊板材成為“一塊地地道道的板材”,從而也就使得許多“明星”如流星般出現、消失。這對社會和一時成名的個人,都是一種悲哀。

實實在在、正直有責任心,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具有責任心的人無論何時都會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即使在生命的盡頭。

大連市公共汽車聯營公司702路422號雙層巴士司機黃誌全,在行車的途中突然心髒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並用最後的力氣拉下了手動刹車閘。

第二件事:用盡全身力氣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可以安全地下車。

第三件事: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這三件事後,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黃誌全隻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車司機。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裏所做的一切也不驚天動地,但他是有責任心、有使命感的人的榜樣與驕傲。

良好的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長期的勤奮學習和砥礪鍛煉才能形成。

天賦責任,我們沒有理由推卸

《大甲》曰:“顧之是天之明命。”

——《大學·釋明明德》

【釋義】《大甲》說:“經常顧念是上天賦予的德性。”

蜜蜂的天職是采花造蜜,貓的天職是抓捕老鼠,蜘蛛的天職是張網捕蟲,而狗的天職就是忠誠地服務主人,造物主對每個物種都有職責上的安排。人,作為萬物的靈長、天地的精英,同樣具有與生俱來的職責和功能。人來到世上,並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像《尚書·太甲》中說的一樣,我們要念念不忘上天賦予我們的光明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