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莊子》:潤澤員工成功人生的心靈雞湯 (3)(1 / 3)

肯·萊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兒的人問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都還是轉回出發的地方。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最後他隻得雇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匹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隻拄一根木棍跟在後麵。

十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1300公裏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

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鬥星。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裏,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一定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根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裏沒有任何參照物,不認識北鬥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男子,隻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麵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

這個故事對你是否有一些啟發呢?根據成功者的經驗,一個人無論處於何種年齡,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為之奮鬥的方向那一天開始的,以前的日子,隻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

一個人如果沒有奮鬥的方向,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目的地。正如空氣對於生命一樣,方向對於成功也有絕對的必要性。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走冤枉路。許多人拚命埋頭苦幹,卻不知目標所在,到頭來竟然發現走錯了路,但為時已晚。因此,有些人很忙碌,卻不見得有意義。

在人生的競技場上,無論一個多麼優秀、素質多麼好的人,如果沒有確立一個鮮明的人生目標,也很難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許多人並不乏信心、能力、智力,隻是沒有確立目標或沒有選準目標,所以沒有收獲成功。這道理很簡單,正如一位百發百中的神射擊手,如果他漫無目標地亂射,也無法在比賽中獲勝。

成功就在一刹那

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

——《莊子·齊物論》

【釋義】昭文、師曠、惠子三位曆史上成就卓著的音樂大師,音樂的造詣爐火純青,已達“知幾”的至高境界。這三位大師都是在其精神、身體、技能、藝術造詣達到最高境界的時候,牢牢把握住了成功,得以學有所成,萬古流芳。

但是想想看,如果這三位上古的音樂家在年邁體弱、精神衰老之時才操琴習技,那麼縱然有理想,也無法實現了。

一頭驢在兩垛青草之間徘徊,欲吃一垛青草時,卻發現另一垛青草更嫩更富有營養,於是驢子來回奔波,沒吃上一根青草,最後餓死了。驢子餓死,並不是因為它沒有草吃,那些草足夠它吃飽的,可是它確確實實餓死了,因為它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考慮到底該吃哪一垛草上了,而根本沒有去吃。也正是由於它沒有當機立斷做出正確的取舍,才於最後被餓死。

很多人認為,人類比驢子聰明多了,絕對不會犯驢子一樣的錯誤。其實像驢子一樣猶豫不決的人還是有的,而且還是大有人在,隻要我們真正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是不難發現的。有些人在該出手時不出手,結果隻能使那些可寶貴的時間和機會,悄然而去不複返了。

機會是紛紜世事之中的許多複雜因子,在運行之間偶然湊成的一個有利於成功的空隙。這個空隙稍縱即逝,所以,要把握時機確實需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裏等待或因循拖延。徘徊觀望是成功的大敵。許多人因為對已經來到麵前的機會沒有信心,而在猶豫之間,把它輕輕放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