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惠說:“這幾天我一直陪著這個高總工程師。我發現他多次重重地關上車門,開始我還以為是他在發什麼脾氣呢,後來才發現,這是他的習慣,這說明他關車門一直如此。他是這家知名汽車公司的高層人員,平時坐的肯定是他們公司生產的好車。他重重關上車門習慣的養成,是因為他們生產的轎車車門用上一段時間後就易出現質量問題,不容易關牢。好車尚且如此,一般的車輛就可想而知了……我們把轎車和附件給他們生產,成本也許會降低很多,但這不等於在砸我們自己的牌子嗎?請董事長三思……”
一個關車門的動作,可謂微不足道,相信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不會有人注意它,但恰恰是這種別人眼裏的微不足道,被百惠抓到了,並通過進一步的細致分析,揭出了這一習慣性動作背後可能隱藏的深層問題,幫助公司避免了可能遭受的重大損失。
如果一個人懷疑一件事情而不去探尋它,那麼他一定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一點也不懷疑的人,一定是一個不用心的人,懷疑一件事情就去探尋求證,求得結果以後,仍有懷疑的繼續求證,不應該懷疑的就立即放棄,才是一名優秀員工應該做到的。
要想遠離失敗,就必須做到防微杜漸
巇者,罅也。罅者,澗也。澗者,成大隙也。
——《鬼穀子·抵巇篇》
【釋義】巇就是瑕罅,而罅就是容器的裂痕,裂痕出現便是大裂縫的端倪。小的裂痕可以釀成大的裂縫,當某一事物出現了微小的裂痕時,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去堵住它,任其發展擴大,最終可能導致完全潰敗。
一位勇士發誓要排除萬難去攀登一座高峰。從優良的身體條件和過人的勇氣和毅力來看,他是最佳的人選。於是,他在眾人期待與敬仰的目光中出發了。然而,他卻失敗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放棄的原因隻是鞋中的一粒沙子。在登山的途中,險峻的山勢沒能阻止他的前行,疲憊和饑寒沒能使他畏懼,惡劣的氣候沒能使他退縮,不知何時他的鞋裏落入一粒沙子,卻成了他攀登過程中難以逾越的障礙。起初,他是有時間將那粒沙子從鞋裏倒出來的,但是他並沒在意,或許,一粒小小的沙子在勇士的眼裏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的確,和懸崖峭壁相比,那粒沙的存在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然而,隨著路程的增加,那粒沙子鑽進勇士的皮內,越走下去越是覺得磨腳,後來,每走一步都伴隨著一陣錐心刺骨的疼痛,他終於意識到這粒沙的危害。但在陡峭的崖壁上他實在沒有力氣屈身退去鞋子取出沙粒,等把沙子取出來時,腳已被磨出了血泡。沙子被清理出去了,但傷口很快就被肮髒的鞋襪感染而化膿。最後,除了放棄,他別無選擇。
沙子雖小,不能像巨石般擋道,甚至把人絆上一腳也不可能,但它卻成了勇士登山途中無法戰勝的高峰。
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及時填補好小洞至關重要。如果對事物的潛在問題和薄弱環節不夠重視,不勤於查漏補缺,忽略跡象、征兆、苗頭等,就會像那個勇士一樣因為一粒沙子而最終導致失敗。
在企業中也同樣如此,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沙子,如果我們看不到其中潛藏的危機,不能及時將其取出,企業很可能會因之而滅亡。
尤其是當企業的規模擴大之後,就更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沙子。因為企業大了,在管理上就很容易忽略一些小的方麵,就如登山的勇士一樣,無暇去注意鞋內的一粒沙子。於是,企業裏的“沙子”就不能被及時清除,做不到防微杜漸,結果往往是“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所以, “防微杜漸”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安全超前意識。而要真正做到防微杜漸,就應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正確的判斷能力,能找出真正的“微”和必須杜絕的“漸”,並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千裏大堤因蟻穴而潰。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