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經》〔吳亮(元,生卒年不詳)〕是中國最係統的忍學教科書,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勸世書。
《說文解字》中釋“忍”為“能也”。能,即是一種屬於熊類的野獸,它的皮毛之下有強壯堅硬的筋骨。而“忍”字的結構從刃從心,心上有刃,意味著內心堅忍而決絕,能夠忍人所不能忍。此處的忍是一種能力,一種修養,一種韜略。 “大忍者,大智也”,忍耐是有智慧、有能力的表現。學習並掌握忍耐的真諦,是我們完善自我、成就偉大事業的現實需要。
若想有所為,必須能忍
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王沂公曾再蒞大名代陳堯谘。既視事,俯署毀圮者,既舊而葺之,無所改作;什器之損失者,完補之如數;政有不便,委屈彌縫,悉掩其非。及栘守洛師,陳複為代,睹之歎曰:“王公宜其為宰相,我之量弗及。”蓋陳以昔時之嫌,意謂公必反其做,發其隱者。——《忍經·委曲彌縫》
【釋義】王曾再到大名府代替陳堯谘的官職。在開始自己的工作之後,王曾再看見官府中有毀壞、倒塌了的房屋,就進行修葺,並不作任何改動;有損壞了或丟失了的器物,就修補或補充得一件不少;原來的政令有不妥的地方,就盡量彌補錯漏,掩蓋陳堯谘以前做得不對的地方。及至他轉任洛陽太守時,陳堯谘重新回到大名府任職,看到王曾再所做的一切,不無感慨地說:“王公適合擔任宰相,我的度量遠遠趕不上他呀!”陳堯谘以為過去他們曾經有隔閡,王曾再一定會將他的過失公開出來。
王曾再擁有宰相的度量,他不計較以往與陳堯谘之間的矛盾,在接替陳堯谘的職務時,他真心實意地完善陳堯谘以往的工作,並且最終用他的真誠感動了陳堯谘。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每條河流在入海的時候泥沙俱下,如果大海很較真,隻想要清清的河水卻不想要泥沙,那麼大海恐怕早已經幹涸了。
每個人都處於社會中,都免不了要與他人打交道。有時難免會麵對別人的為難與挑釁,冷靜分析、保持風度不失為一種良方。
皮特先生是一家啤酒廠的經營者。有一家公司的采購員羅伯特欠皮特先生2000美元啤酒款長期未付。
一次,羅伯特來到啤酒銷售部,對皮特先生大發脾氣,抱怨他出售的啤酒質量越來越差,並說社會上罵聲一片,人們不會再買他們的啤酒;最後竟說自己欠的那2000美元錢也不付了,原因是皮特先生出售的啤酒質量一直不怎麼樣,並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及他本人不再購買皮特先生的啤酒等。
皮特先生聽後壓住火氣,又仔細詢問羅伯特一些情況,然後,皮特出人意料地向羅伯特賠起不是來,聲稱啤酒質量確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最後說:“你的意見,我會盡快向廠部反映的。至於你欠的那2000美元啤酒錢,你要不付,也就算了,誰讓我的啤酒一直不爭氣呢!你說今後你們公司和你本人不再買我的啤酒,這是你們的自由,隨你們的便。你說我的啤酒質量有問題,我現在就給你介紹另外兩家有名的啤酒廠……”
皮特先生這一番話裏有話的藝術性表述,確實出乎羅伯特所料。欠賬還錢,這是不成文的一種自然法規。羅伯特為了不想還所欠的2000美元,以啤酒質量不好為借口試圖堵皮特先生的嘴。然而,皮特先生沒有單刀直入地正麵反駁羅伯特,卻用了巧妙的迂回戰術,假裝虛心承認並接受羅伯特的意見,待羅伯特發泄完後,即刻展開攻勢,用誠摯的話語,向對方說明啤酒廠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前景等。
羅伯特最後被皮特先生的誠意和坦率征服了,不但繼續到該啤酒廠為其所在的公司購買啤酒,而且還動員了另外幾家公司,常年向該啤酒廠購買啤酒。
皮特大度能容刁鑽客戶,誠意和坦率打動了皮特先生,皮特還為他帶來了新的客戶。古人雲:“小不忍則亂大謀。”世上不平之事,比比皆是,若是事事計較、絲毫不讓,隻會讓我們生活得很不愉快。
忍耐是成就一項事業的必需
富文忠公年少時,有罵者,如不聞。人曰:“他罵汝。”公曰:“恐罵他人。”又告曰:“斥公名雲富某。”公曰:“天下安知無同姓名者?”
——《忍經·罵如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