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九、繡球論(1 / 3)

九、繡球論

這日過去,我好了不少,卻依舊提不起精神,也不想出門,便在房裏多窩了兩日。小六每日十趟地進來,起先連哄帶騙、絞盡腦汁想拉我出去,後來大約看出我沒什麼事,便轉而蹲著陪著我玩,又是去買了幾個新流行的話本,又是弄了副棋盤來下棋。無奈他對那些牆頭馬上的玩意兒實在不感興趣,而對弈雖然也附庸風雅學了幾日,但畢竟心思不在上頭,莫說是小七,連我都能殺得他丟盔棄甲。如此幾盤下來,小六便借口出門打探,硬把小七拽來替他。小七耐著性子陪我兩局,終於不肯再碰棋子,我也不為難他。雖說我的棋力較小六要強上那麼一丟,但無論爹還是小七,都寧願同小六下棋都不願理會我,全因我下起棋來常常異想天開,興致一起便半點不顧棋理路數,雖然偶有妙手,更多時候卻是顛三倒四,教人一頭霧水。唯有娘脾氣好,常誇我奇思妙想、與眾不同,便教我成日裏自鳴得意,愈加不知悔改。

好在小七到底比小六強些,雖然不肯下棋,卻也沒有棄我而去。他將箏取了出來,起先隻隨意彈了幾曲,我並不全知道,接著沉思片刻,手上一沉,便是一段伶仃的揉弦,似嗔似怨,我立即便想了起來。

這曲子我爛熟於心,倒不是因為有名,恰恰相反,除了小七以外,我從未聽過第二個人提起,而這曲子分明纏綿哀婉、十分動人,於是我便一直猜想是哪位隱世高人所作,不曾流傳於世,是以才如此籍籍無名。

然而若真是如此,為何小七卻知道?

真是怪哉。

不過小七的怪處遠遠不止這一點,偏他自己又不肯多說,我便也懶得深究。

說來確實有段日子不曾聽見這支曲子,我心中一動,摸出笛子,又仔細聽了一聽,合著旋律輕輕和了起來。

小七擅樂,箏不必說,對琴、笛、簫、琵琶、揚琴都有涉獵,他曾將這支箏樂改為笛曲,手把手地教我學會,興致來了便要我同他合奏。他有時像是極為喜愛這曲子,有時又隔上許多都不曾彈起,我也鬧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曲子調子婉約,隱隱如女子囈語,極是容易教人忘情,待一曲奏完,我漸漸回神,卻見借故跑路的小六不知何時已經回來,倚在牆邊,麵上有些恍惚。

見我們停下,小六問:“這曲子叫什麼?”

我有些吃驚,仔細一想卻發現自己居然從未在小六麵前奏過這一曲,原本以為他肯定從小七處聽過,今日一看卻並非如此。

小七頭也不抬,道:“《秋色好》。”

小六嘴裏念了兩遍,道:“我竟然從未聽過。”

小七道:“你從未聽過的曲子多了。”

小六一笑:“也是。”麵上神色忽地一轉,興衝衝衝我道:“小八,我給你找著法子了!”

我十分驚訝,小六說出門打探,卻分明是棋輸得太難看,故而才找個借口遁走,我並不曾指望他真能打探個什麼出來,現在瞧他神色卻是得意洋洋,分明成竹在胸,我滿腹好奇,便問:“什麼法子?”

小六嘿嘿一笑,壓低聲音道:“拋繡球。”

拋繡球這事我從前也是隻聞其聲不見其實,在話本折子裏確是撮合了不少良緣,我一直有幾分向往,卻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落到自己頭上。此刻我手裏捧著一個紅黃交錯、刺繡精美的繡球,往樓底下望了一望,隻見人山人海,個個伸直了脖子朝我望著,多為青年男子,也有些四五十歲的老男人,看似比師父年紀還要大些,我琢磨這是否就是所謂的老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