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洋精靈水母(1 / 1)

在蔚藍的海麵上,點綴著許多優美的“小傘”,閃耀著微弱的淡綠色或者藍紫色光芒,有的還帶有彩虹般的光暈,這些就是水母。人們喜歡根據它們的不同形態來進行分類:有的像和尚的帽子,叫僧帽水母;有的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就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傘,叫做雨傘水母;有的通身閃耀著彩霞般的光芒,叫做霞水母……

收縮,放鬆

水母體內98%都是水分,如果它們想活動活動筋骨的話,就會收縮一下自己的身體,這樣就會從體內噴出一股水柱,利用水的反射作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想停下來的話,很簡單,全身放鬆一下就可以了,它會立刻靜靜地浮在水麵上。

水中的舞者

水母是海洋中常見的一種低等動物,渾身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它們的外形很像一把透明的傘,從傘狀體周圍還長出一些須狀的條帶,這些條帶都是水母的觸手。在藍色的海洋裏,當這些觸手向四周伸展開來,跟隨身體一起舞動的時候,水母顯得異常美麗。

小物件,大作用

水母身體上長有許多猶如彩綢似的觸手,你可別小看這些長長的觸手,它們的作用可大著呢! 在每個觸手中間都有一個細柄,細柄上有一個小球,小球裏有一粒小小的“聽石”,這便是水母的“耳朵”。當台風還在很遠的地方時,它就可以敏銳地接收到台風形成過程中所產生的次聲波,而這個聲波人類根本接收不到。所以,每次風暴來臨之前,雖然大海仍然是一片寧靜,但水母早已“嗅”出了危險的味道,逃之夭夭了。

三代同堂

水母雖然是低等動物,但卻三代同堂,令人好不羨慕。大水母生出小水母後,小水母雖能獨立生存,但依然喜歡黏在媽媽身上,不忍分離。不久之後,小水母也會生出自己的孩子,但它們依然緊密聯係在一起。

“水中國寶”驚現江湖

2004年,人們在開發浙江九龍瀑布時發現了大量晶瑩透明、呈傘狀的小生物。經有關專家鑒定,它們就是世界瀕危的野生動物--桃花水母,號稱“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狀如桃花,又在桃花盛開的季節出現,故而得名。桃花水母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可追溯到6.5億年前。因其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活體又極難製成標本,被列為世界保護級別最高的“極危生物”。

網絡“水母”

水母除了生活在海洋之中外,在我們身邊也活躍著一大群“水母”。這是因為人們喜歡把網絡論壇上那些女性灌水狂人稱為“水母”,很形象吧!

告訴你想知道的

水母發光靠的是體內一種叫埃奎明的奇妙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和鈣離子相混合的時候,就會發出強藍光束。埃奎明的量在水母體內越多,發的光就越強。一般來說,平均每隻水母隻含有50微克的這種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