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丁俊暉——斯諾克台球桌上的“中國劍客”(1 / 2)

第二章丁俊暉——斯諾克台球桌上的“中國劍客”

8歲時,丁俊暉就在家鄉宜興一舉擊敗了當地斯諾克“四大天王”,從此台球“神童”的美名不脛而走。他曾幹淨利落地一杆清台,以6∶0橫掃對手;“台球皇帝”亨德利也曾是他的手下敗將。在中國人眼中,丁俊暉是史無前例的“神奇小子”,在斯諾克的專業人士眼中他則是“東方之星”、“台球世界裏的老虎伍茲”。因為有了丁俊暉,斯諾克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這項紳士運動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

路有很多條,找準方向堅持走下去就會成功

1994年9月1日,丁俊暉背著書包,第一次走進了學校的大門。學校裏的一切對於他而言都是新鮮的,這裏還有很多的小夥伴。一、二年級時,小暉的學習成績屬中上等。但是到了三年級,小暉的台球成績在家鄉宜興已是小有名氣,幾乎打遍了當地的所有高手,此時在他的心中已有一種東西超過了學習,那就是台球。

其實,爸爸早就發現了他的這種天賦與潛力,一天,爸爸一本正經地問小暉:“你喜歡打台球嗎?”

“喜歡啊!”小暉覺得爸爸是明知故問。

“如果讓你一直打球,你能打好嗎?”

“能!”小暉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雖然他才10歲,還不懂得“職業”與“將來”這些詞意味著什麼,但是他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為自己的將來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從這天以後,小暉還是天天練球,卻與往常大不一樣,他把打球當做了比在學校學習更重要的一種學習,而在學校的學習時間也變成了上午半天。上半天課的做法是爸爸決定的,學校始終對這種做法有很大的意見,因為老師認為如果讓小暉認真學習知識也一定會有好的前途。老師和爸爸誰也無法說服對方,直到小暉為了選擇更好的打球機會來到了東莞。來到東莞後,小暉需要更多的時間訓練與打比賽,和學校的衝突就更多了,他自己便產生了退學的想法。小小年紀的他想:“要麼就讓我打球,要麼就讓我上學,這樣下去,什麼都做不好!”

小暉後來說:“學校學習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與實踐中,而我為自己選擇的將來職業是台球,這種專業知識在學校是學不到的,選擇了退學,也是選擇了更好的學習領域。”

小暉正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並堅定地走下去,才會在小小年紀便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雖然丁俊暉的成功經曆可能是個案,無法被大多數人所複製,但他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這種麵對抉擇時的果斷卻值得每一個青年人學習。

汗水與拚搏成就的台球“神童”

當丁俊暉取得一項又一項喜人的成績時,億萬中國人為他歡呼,稱他是台球“神童”。可誰能想到在這些成功背後付出的艱辛與汗水,一個玩心正重的孩子在毅力與信念上又是經受了怎樣的考驗才走出了這條不尋常的路。

丁俊暉8歲開始練習斯諾克台球,一開始爸爸就告訴他:“台球是一個熟練工種,像其他的熟練工種一樣,如果有一段時間不練或是不好好練,水平就會退步。”就是在這樣的要求下,隻要沒有比賽,沒有生病,小暉就在球房練球,從來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甚至沒有元旦與春節。每天的訓練時間會達到10個小時左右,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需要很大的毅力!“我半天學習半天打球的時候,很多同學都羨慕我每天可以有很多時間來打球,可是他們哪裏知道,當打球不再是娛樂的時候,就會變成一種煎熬,那時我多希望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樣有自己的時間,可以無憂無慮地玩耍啊!”小暉在回憶小時候的訓練時說出了這樣的心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