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部分 農村經濟相關法律知識(4)(3 / 3)

18.新征用的土地,何時起計算繳納土地使用稅?

要分征用土地是否為耕地來確定繳納時間:

(1)征用的耕地,自批準征用之日起滿一年時開始繳納土地使用稅。

(2)征用的非耕地,自批準征用次月起繳納土地使用稅。

19.什麼是車輛購置稅,它的征收範圍和納稅人是如何規定的?

車輛購置稅是對有取得並自用應稅車輛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車輛購置稅的征稅範圍是:汽車、摩托車、電車、掛車、農用運輸車。在我國境內購買、進口、自產、受贈、獲獎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並自用應稅車輛的單位和個人,為車輛購置稅的納稅人。

20.車輛購置稅的稅率是多少,如何計算應納稅額?

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為10%。應納稅額=計稅價格×稅率,其中計稅價格等於購置車輛所支付的全部價款或者應稅車輛的市場平均交易價格。

21.什麼是車船使用稅,它的征收對象是什麼?

車船使用稅是以車船為征稅對象,向擁有並使用車船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車船使用稅的征稅對象是行駛於公共道路的車輛和航行於國內河流、湖泊或領海口岸的船舶。

22.車船使用稅的納稅人如何確定?

車船使用稅由車船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繳納。其中,所有人是指在我國境內擁有車船的單位和個人;管理人是指對車船具有管理使用權,但不具有所有權的單位。上述所稱的單位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股份製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以及其他企業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軍隊以及其他單位;所稱的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個人。

23.什麼是個人所得稅,針對哪些所得征收?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征收的一種稅。它的征稅對象為:①工資、薪金所得。②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③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④勞務報酬所得。⑤稿酬所得。⑥特許權使用費所得。⑦利息、股息、紅利所得。⑧財產租賃所得。⑨財產轉讓所得。⑩偶然所得。⑾其他所得。

24.企業職工取得一次性安置費收入,是否征稅?

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的,企業職工取得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25.哪些類型屬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

(1)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登記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

(2)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登記成立的獨資、合夥性質的私營企業。

(3)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登記成立的合夥製律師事物所。

(4)經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批準成立的負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其他個人獨資、個人合夥性質的機構或組織。

26.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的工資,是否可在稅前扣除?

依照《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有關規定,投資者的工資不得在稅前列支。

27.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方法有哪些?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方法有自行申報納稅和代扣代繳兩種。

自行申報納稅是由納稅人自行在稅法規定的納稅期限內向稅務機關申報取得的應稅所得項目和數額,如實填寫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據此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種方法。代扣代繳是指按照稅法規定負有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或個人在向個人支付應納稅所得時應計算應納稅額,從其所得中扣出並繳人國庫同時向稅務機關保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

28.哪些納稅人需要自行申報納稅,若不申報、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該如何處罰?

具有以下5種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①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②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③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④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⑤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以不繳或少繳稅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29.如何確定合夥企業的投資者應納稅所得額?

合夥企業的投資者,按照合夥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夥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合夥協議沒有約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夥人數平均計算每個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投資者的工資不得在稅前扣除。

30.什麼是筵席稅?

筵席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設立的飯店、酒店、賓館、招待所以及其他飲食營業場所舉辦筵席的單位和個人,按期一次筵席支付金額征收的一種稅。1988年9月28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筵席稅暫行條例》,具體征稅辦法和實施日期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31.什麼是企業所得稅,誰是納稅義務人?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企業,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而征收的一種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

32.如何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

(1)得到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扣除額。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稅率為25%。

33.企業所得稅有什麼涉農優惠?

(1)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①蔬菜、穀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②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③中藥材的種植。④林木的培育和種植。⑤牲畜、家禽的飼養。⑥林產品的采集。⑦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⑧遠洋捕撈。

(2)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①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②海水養殖、內陸養殖。但企業從事國家限製和禁止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3)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製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①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②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34.對企業一次性補償給退養人員的支出,是否可在稅前扣除?

對企業一次性補償支付給退養人員的支出,可在稅前扣除。如數額較大,影響當年所得稅的,經批準可分3年攤銷。

35.納稅人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製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可處多少罰款?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製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處以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36.什麼是耕地占用稅,誰是耕地占用稅納稅義務人?

耕地占用稅是國家對占用耕地建房或人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占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都是耕地占用稅的納稅義務人。具體是指在我國境內占用耕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一切機關、部隊、學校、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

37.耕地占用稅的課說對象是什麼?

耕地占用稅的課稅對象是占用耕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行為。構成這一行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占用耕地;二是建房或從事農業建設。

耕地占用稅的征收範圍包括用於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征(占)用的國家和集體所有的耕地。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菜地、園地、前在年內曾用於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人為拋荒的耕地)。占用魚塘、藕塘、打穀場、曬場及其他農用土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也視同占用耕地,必須依法征收耕地占用稅。

占用園地和其他農用土地,應按章征稅。園地包括苗圃、花圃、茶園、果園、桑園、竹園、藥材種植園。其他農用土地包括林地、人工草場、人工開掘的水產養殖水麵。

38.什麼是印花稅,它的納稅義務人有哪些?

答;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的應稅經濟憑證所征收的一種稅。

國內各類企業、事業、機關、團體、部隊以及中外合資企業、合作企業、外資企業、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及其在華機構等單位和個人,隻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具體有:立合同人,立賬簿人,立據人,領受人。

39.已貼花的合同期滿後繼續使用時,是否重新貼花?

已貼花的合同期滿時,所載權利義務關係尚未履行完畢,經約定繼續使用,其所載內容、金額沒有增加的不用重新貼花,其所載內容、金額有所增加的,則對增加部分貼花。

40.農、林、牧、水產品預購、收購合同,是否貼印花?

凡直接與村民委員會、農民個人訂立自產的農、林、牧、水產品預購,收購合同,暫免貼印花稅。、

41.印花稅的處罰有哪些規定?

(1)納稅人在應稅憑證上未貼或少貼印花稅票的,稅務機關除責令其補貼印花稅票外,可處以應補貼印花稅票金額3~5倍的罰款。(2)對納稅人不按規定注銷或畫銷已貼用的印花稅票的,稅務機關可處以未注銷或未畫銷印花稅票金額1~3倍的罰款。(3)納稅人把已貼用的印花稅票揭下重用的,稅務機關可處以重用印花稅票金額5倍或者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4)對偽造印花稅票的,由稅務機關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2.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作出的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稅務部門應如何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三條規定,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作出的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一律無效,稅務機關不得執行,並應當向上級機關報告。

43.根據我國目前法律規定,什麼樣的鄉鎮企業能夠享受稅收優惠,享受怎樣的優惠?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國家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中小型鄉鎮企業,根據不同情況實行一定期限的稅收優惠:①集體所有製鄉鎮企業開辦初期經營確有困難的。②設立在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③從事糧食、飼料、肉類的加工、貯存、運銷經營的。④國家產業政策規定需要特殊扶持的。

國家根據鄉鎮企業發展的情況,在一定時期內對鄉鎮企業減征一定比例的稅收。減征稅收的稅種、期限和比例由國務院規定。

44.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享受哪些稅負減免?

作為由農民自願組建,圍繞同一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營銷而成立的互助性經濟組織,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村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產物。農民合作社還享有政府的稅收優惠和財政、金融支持。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下發了《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明確規定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減免四項稅負,自2008年7月1日施行:①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征增值稅。②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業產品,可按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③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機,免征增值稅。④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免征印花稅。享受稅收優惠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設立和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45.農民建房應交哪些稅費?

農民建房麵積不得超過160平方米,超出部分的土地,應由村委會依法收回,不得以交納出讓金的方式,讓農民超範圍建設。

農民建房,當地政府可按法律規定收取耕地占用稅以及證照工本費。除此之外,其他費用一律不得向農民收取。如宅基地有償使用費、宅基地超占費、土地登記費、村鎮規劃管理費、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費、房屋所有權登記費、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費、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費、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費等。如果收取則均屬於亂收費,建房戶可向當地農委農民負擔監督辦公室舉報。已經交納而有關部門又拒不退還的,交費人有權申請行政複議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索回費用。

46.農村居民搬遷如何征稅?

農村居民搬遷、原宅基地恢複耕種,凡新建住宅占用耕地少於原宅基地的,可以免征耕地占用稅;超過原宅基地的,其超過部分應照征耕地占用稅。

47.納稅人同征收機關在納稅或者違章處理問題上發生爭議時,如何處理?

《稅收征收管理條例》第12條規定,納稅人同財政機關在納稅或者違章處理上發生爭議時,必須首先按照財政機關的決定繳納稅款和滯納金,然後在10日內向上級財政機關申請複議。上級財政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訴人的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答複。申訴人對答複不服的,可以在接到答複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8.在什麼情況下要開具發票?

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向付款方開具發票,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開具發票。

49.在什麼情況下要取得發票?

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產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時,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

50.怎樣的發票不符合規定,對不符合規定的發票,應如何處理?

不符合規定的發票是指開具或取得的發票應經而未經稅務機關監製,或填寫項目不齊全,內容不真實,字跡不清楚,沒有加蓋財務印章或發票專用章,偽造、作廢以及其他不符合稅務機關規定的發票。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

51.什麼是偷稅罪,偷稅罪會受到什麼處罰?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且偷稅數額在1萬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兩次行政處罰有偷稅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且偷稅額在10萬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52.什麼是抗稅罪,抗稅罪會受到什麼法律處分?

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是抗稅。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53.什麼是逃避追繳欠稅罪,逃避追繳欠稅罪會受到什麼法律處分?

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犯逃避追繳欠稅罪,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欠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單位犯逃避追繳欠稅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自然人犯逃避追繳欠稅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