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魏小娥的努力下,2%的責任得到了100%的落實,2%的可能被杜絕。終於,100%這個被日本人認為是“不可能”的產品合格率,被魏小娥做到了。
魏小娥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工作沒有差不多,既然要做,就要確保結果完美無缺陷。
消滅“差不多”這一不專業借口,我們要時常提醒自己:
“要做就做最好!”
“沒有差不多,隻有零缺陷!”
“責任未完,工作就不能停止!”
“高標準要求自己,才能做到盡善盡美!”
“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7.消滅不超越的借口——“到頂了”
在工作中,總有一些人驕傲自滿或是滿足現狀、故步自封,缺少了進取精神。這樣的人口頭上經常會聽道:
“我已經做到最好了,不可能做得更好!”
“誰有我這麼豐富的經驗,在這方麵沒人能超過我!”
“努力了這麼久,也是該歇口氣的時候了!”
“我對現在的工作很滿意,不需要再改進了!”
“我已經到頂了!”
……
人的潛能都是無盡的,隻要我們肯挖掘,努力想辦法提升自己,就一定能夠超越自己。因此,員工不要沉迷於過去的業績,故步自封、舉步不前。要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
讓我們來看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故事:
愛因斯坦上小學的時候是一個非常笨的學生,所有的老師都這麼認為,所有的學生也都嘲笑他。
一天放學時,老師布置的作業是每人做一件勞動作品,明天交給他。
第二天,同學們都帶來了自己的勞動作品,有文具盒,有布娃娃,還有許許多多漂亮的玩具。當愛因斯坦將自己的勞動作品——一隻醜陋的小泥板凳交給老師時,教室裏響起了一陣陣嘲笑聲。
“哦,上帝,你說世界上還有比這更難看的東西嗎?”老師怒氣衝衝地問愛因斯坦。
“有,”愛因斯坦從身後拿出兩隻更醜陋的小泥板凳,“這是第一次做的,這是第二次做的。剛交的那隻是第三次做的,雖然它不令人滿意,但是,它要比這兩隻強得多。”
教室裏一下子安靜了很多。
不知道那些認為自己工作“到頂了”的員工看到這個故事會有何感想?你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真的“到頂了”嗎?
消滅“到頂了”這一不超越的借口,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
“要有歸零的心態,隻有放得低,收獲得才會更多!”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每個人都有缺點的,我們要積極地改正!”
“即使過去做得再好也不代表將來也能做好。時代在發展,稍一鬆懈,就可能被淘汰!”
“故步自封隻會導致落後!”
8.消滅效率低下的借口——“太忙了”
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都在抱怨自己“太忙了”:
“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難免顧了這個忘了那個!”
“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沒有時間去提高工作效率!”
“我又沒閑著,從早忙到晚,別人能說什麼!”
“我為這事都快忙死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
“太忙了”竟然能成為效率低下的借口。難道你工作就是為了忙嗎?一點不看結果,一點不看效率嗎?那麼你在忙什麼呢?那是瞎忙。既要講求工作速度又要講求質量,工作重在講方法。
安東尼是一個部門主管,每天醒來就一頭紮進工作堆裏,忙得焦頭爛額、寢食不安,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於是,安東尼去請教一位成功的公司經理。
來到這位公司經理的辦公室時,安東尼看見他正在接聽一個電話。聽得出來,和他通話的是他的一個下屬,而這位經理很快就給對方作出了工作指示。剛放下電話,他又迅速簽署了一份秘書送進來的文件。接著又是電話詢問,又是下屬請示,公司經理都馬上給予了答複。
半個小時過去了,終於再也沒有他人“打擾”,這位經理於是轉過頭來問安東尼有何貴幹。安東尼站起身來說:“本來我是想請教您,身為一個全球知名公司的部門經理,您是如何處理好那麼多的工作的。但現在不用了,您已經通過您的行動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案。我明白自己的毛病出在哪兒了。您是現在就把經手的問題解決掉,而我卻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想等一會兒再說。結果您的辦公桌上空空如也,而我辦公桌上的文件卻堆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