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說:“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生存能力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了解。”我們每天生活在博弈中,人類已進入利益博弈時代。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停地進行選擇,並根據這些選擇作出決定。我們每天從一早醒來就必須不斷地作決定,小到決定早餐要吃什麼?要不要到超市瘋狂采購一番?要不要看場電影?晚飯後要不要散散步?在轉盤賭局裏下紅或是下黑?甚至讀一本什麼樣的書?大到決定要不要買部車?報考什麼學校?選擇什麼專業?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怎樣開展一項研究?如何打理生意?該和誰合作?做不做兼職?要不要辭掉工作?要不要競爭總裁的職位?要不要結婚?要不要孩子?……不管有意無意,深思熟慮或一時衝動,你的這些決定都帶有一定的博弈成分。
在這些決策中,存在一個共同的因素:那就是你並不是一個人在作決定,在一個毫無幹擾的真空世界裏作決定。相反,你的身邊充斥著和你一樣的決策者,他們的選擇與你的選擇相互作用,你的對手和你同樣聰明且關心自己的利益,一方麵他們的目標常常與你發生衝突;另一方麵,你們之間存在潛在的合作可能。這種互動關係自然會對你的思維和行動產生重要的影響。你的選擇和決定將對別人的決策結果產生影響,同樣別人的選擇和決定也直接影響著你決策的最終結果。有些事情錯了可以重新來過,而有的事情一旦決定就無法再更改,如何能讓自己更有機會遠離後悔的痛苦深淵?你我都需要一種可以讓我們很好地去決策的方法,這,就是博弈。
博弈論是由兩位傑出的學者馮·諾曼和摩根斯坦在20世紀中期創立的。用專業術語說,博弈論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在直接相互作用時,人們如何進行決策,以及這種決策如何達到均衡的問題。博弈論說來有點繞嘴,但是內容還是很好理解的,那就是每個對弈者在決定采取何種行動時不但要根據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也要考慮到他的決策行為對其他人的可能影響,以及其他人的行為對他的可能影響,通過選擇最佳行動計劃,來尋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雖然每天博弈,但因為複雜的因素,我們常常看不清楚實質。按照直覺出牌,時常落入別人的算計。人在社會上混,如果沒有一丁點心計,遇事既不留心也不琢磨,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你作出的選擇足以決定你的前途和命運,更關乎你在職場中的位置、未來會有著怎樣的人生、能過上什麼層次的生活。
用博弈的眼光可以解釋我們一生中的各類問題,包括職業生活、人際交往、愛情、婚姻、投資活動、時間管理,等等。隻有學會運用博弈的智慧作為人生的指引,我們才能在這塊生活的圖板上描繪出人生五彩斑斕、絢麗多姿的圖案。
做一個成功的人,需要掌握人生必知的博弈智慧,洞悉人性,圓潤通達,善於用最能贏得人心的方式去應對人與事,唯有此,才能在競爭中遊刃有餘掌握主動,在人生的磨礪裏揮灑自如。兩難困境時,懂得委曲求全,彈性製勝;談判較量裏,懂得納什均衡,話鋒製勝;職場競爭中,懂得虛懷若穀,境界製勝;愛情曲折處,懂得委婉傾訴,以情製勝。
為了自己,也為了與他人更好地合作,你需要學習一點博弈論的策略思維。不要把博弈當成是什麼深不可測、難以理解的高深學問,它實際上是一門淺顯易懂、容易掌握而又實用的策略性學問。隻要明白了它的原理,我們都可以成功地運用它,從而在既有條件下作出最優化選擇,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