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盛銀行而言,一切始於2006年1月18日。那天,在倫敦直升機場,鋼鐵巨頭拉克希米·米塔爾給勞爾德·布萊克費恩打了一通電話,後者正準備登機飛往紐約:“勞爾德,我希望高盛能成為我的主要顧問,負責米塔爾鋼鐵公司的運作。”這通電話令當時的高盛二號人物驚慌失措,他甚至無法確切地說出這位印度鋼鐵冶煉專家、業內最強勢的企業家究竟何許人也。
當時,拉克希米·米塔爾隻是高盛銀行的一位小客戶。2004年年底,米塔爾宣布以45億美元收購美國國際鋼鐵集團,再合並其現有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拉克希米·米塔爾鋼鐵公司與伊斯帕特公司兩家鋼鐵企業的資產,從而組建了全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在這次並購中,高盛隻不過扮演了次要的角色。
—拉克希米,能夠為您效勞將是我們的榮幸。
—我想進行一項戰略並購,分析一下此類交易的可行性。我需要盡快得到您的幫助。
—沒問題。要多快就多快。目標是?
—阿塞洛集團。
—什麼?這家公司的名稱是什麼?
勞爾德·布萊克費恩立即打電話給常駐倫敦的聯席主管理查德·羅以德:“這個米塔爾挺有意思的,不過,他究竟是誰?”高盛鋼鐵市場分析員們立即對這位印度鋼鐵冶煉專家展開了詳盡的調查。
高盛軍團立即投入戰鬥。在法國分公司聯席經理沙裏亞爾·塔吉巴克斯的陪同下,理查德·羅以德在米塔爾鋼鐵總部,伯克利廣場一幢玻璃大廈的8層,與這位56歲的鋼鐵巨人進行了會晤。辦公室的牆壁上金色的聚光燈和當代畫作無不彰顯著主人的不同尋常,告訴人們米塔爾這位英國居民的出生地—拉賈斯坦。
這位企業家中等個頭,普通身形,帶著濃厚的印度口音,也不刻意模仿牛津英語。他白手起家,學習了貿易課程,回答問題簡潔明了,沒有一絲傲慢。這位與鋼鐵高爐為伴的人自稱商人,而非技術人。堅硬的鋼鐵令他著迷。隨後的事情簡直就是傳奇。米塔爾帝國是在情況糟糕的工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且基本上是東歐的基礎,從政府那裏收購而來—政府巴不得甩掉這個包袱呢。
這位印度籍的企業大亨自1995年起定居倫敦,是全球第三大富翁,僅次於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他在肯辛頓宮擁有一座維多利亞式的大莊園,包括一座大理石遊泳池,以及一個可停放20輛汽車的停車場。
拉克希米·米塔爾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為他們作了很多精心準備。拉克希米的兒子、繼承人阿迪亞·米塔爾,年輕的有抱負的企業家,剛剛30歲就已經是米塔爾集團的首席財務官。正是這位沃頓商學院的畢業生催促父親並購阿塞洛。拉克希米為女兒瓦尼莎舉辦了一場童話般的婚禮,在巴黎最浪漫的建築—路易十四時期財政大臣所居住過的古堡舉行,耗資6000萬美元。
高盛麵對的這個建議太具誘惑力了。這兩個集團在產品和地域方麵互為補充,巨大的兼並項目將造就一個龐然大物,遠遠超過首要競爭對手三倍有餘,從而為正處於重組中的鋼鐵領域帶來一個嶄新的麵孔。尤其是拉克希米·米塔爾邀請高盛充當他的第一谘詢銀行,滿腦子優越感的高盛討厭扮演次等角色。
“為什麼不向對方提出友好合並?”理查德·羅以德語氣堅定地問道。這意味著高盛已經不再拒絕惡意並購。
“因為阿塞洛不願意聯姻。”米塔爾的聲音回蕩在小小的會議室裏,仿佛吹響了戰爭的號角。
一年來,這位印度企業家不止一次與阿塞洛執行總裁、法國人居伊·多萊交涉,最近一次是2006年1月13日在倫敦的晚宴上。從營業額上來講,阿塞洛是全球鋼鐵業的領頭羊,它希望通過兼並競爭對手而保持強大,抵擋一切進攻。但米塔爾窮追不舍。
“我希望開創一家世界級的未來企業。”拉克希米·米塔爾繼續說。
一場激烈的爭論就此展開。友好聯姻?不,襲擊,出其不意地進攻。在這種情況下,投資銀行的作用往往是決定性的。起初,它是中間人,或者說是“並購專家”—這個稱呼顯然親切得多。它幫助企業吞並對手從而擴充實力,自己從中得到傭金方麵的好處,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並使其股東的投資增值。如果客戶是“侵略者”,它將幫助客戶招兵買馬。如果客戶受到襲擊,投資銀行將幫助客戶尋求抵禦戰術,確保自己的獨立。
無論“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全球化資本主義精英收取的傭金可是不菲的。券商喜歡這些“戰爭”。
一位公開出價收購專家、證券所交易專家,也會是鋼鐵方麵的專家嗎?和鋼鐵工業一樣,投資銀行是一份煉金術的職業,一門精細靈巧而又冒險棘手的藝術。在這門災難、權衡與戰爭的藝術中,百老彙大道85號的“銀行僧侶”是最棒的。米塔爾鋼鐵對盧森堡鋼鐵冶金集團阿塞洛惡意收購的成功將載入高盛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