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鯊魚不可能在血腥麵前無動於衷一樣,高盛的司令官們也無法抵製“打擊別人”的誘惑。華盛頓互助銀行總裁克裏·基林格在2007年秋甩開高盛後評價道:“我再也不相信高盛的這些次級貸款證券了。他們都是聰明的家夥,但是和他們做生意就像與鯊魚共舞。”基林格內心很沉重。華盛頓互助銀行是高盛的老客戶了,然而高盛卻辜負了它的信任,向其出售大量不良抵押資產。在2006年12月決定減持房地產資產之後,高盛一麵暗中陸續拋售華盛頓互助銀行的股票,認為其股票肯定會崩盤,一麵又繼續向客戶出售這些股票。2008年9月,華盛頓互助銀行破產了,不得不接受國有化,然後以1美元的價格象征性地賣給了摩根大通。股東們失去了一切,而高盛卻從中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美國參議院調查委員會公布的文件中就包含針對此事的指控。2010年4月27日,該委員會連續11個小時訊問了高盛的8名代表,其中有幾名抵押貸款部門前負責人還被指控作偽證。

這件事再次印證了高盛的運轉機製所固有的內在利益衝突,盡管公司章程以大篇幅強調要遵守道德規範。不過,交易高於一切,其內涵就是要盡快完成操作,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下一筆交易,所以不大可能再去考慮道德層麵的無形準繩。

自從華盛頓互助銀行、雷曼兄弟公司、貝爾斯登公司、全國金融公司倒閉,以及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英國的蘇格蘭皇家銀行在一片爭議聲中被國有化之後,有一個問題一直為大家高度關注:高盛在其對手的倒閉和被國有化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大幕拉開了,打擊高盛的三幕劇登場了,高盛的真麵目將公之於眾。

第一幕。2008年9月12日下午,美國誌願者協會在紐約的希爾頓酒店舉行年會,勞爾德·布萊克費恩被安排在會上發表演講。這時他接到了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本人打來的電話:“晚上6點到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來開會,今天的會議會開很久。”誠然,金融圈是一個充滿謠言、壓力和職責的地方,但是那天,在那些搖搖欲墜的大企業內部,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加劇市場的動蕩。一切都在媒體的關注之下。當時的背景是,總統大選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舉行了,照例會燃起選民們的希望。“周末之前打來這種電話,絕不是什麼好兆頭。”布萊克費恩心裏思量著。

會議最終於晚上6點45分開始了,在自由大街33號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那花崗岩建築一樓的會議大廳裏舉行。20多位美國上流金融圈的傳奇人物並肩坐著,現場一片壓抑的沉默。美國財政部部長亨利·保爾森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蒂姆·蓋特納坐在長桌的兩端,共同主持會議。“你們要拯救雷曼兄弟,你們應該拿出解決的辦法,因為政府是不會幫你們的。雷曼兄弟的生死都是你們的責任。”保爾森用他那沙啞的嗓音斬釘截鐵地說道。

證券交易市場休市,直到周一才會重新開盤,但是時間緊迫。由於投資不良次級貸款資產而損失嚴重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此時已命懸一線,無法再籌集到資金了。周五上午,雷曼兄弟的情況更是不斷惡化。摩根大通作為雷曼兄弟的主要賠償對象,於當天下午凍結了雷曼兄弟抵押在摩根的用於償還部分貸款的保證金。下午5點,紐約股票交易所正式收盤,此時雷曼兄弟的虧空已經是無底洞了。

華盛頓拒絕進行任何公共救助。此前一周,財政部不得不援助了兩家房地產信貸再融資巨頭—房地美和房利美。對於一個標榜“自由”的共和黨政府來說,再次出手相救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勞爾德·布萊克費恩對在座的各位太熟悉了。保爾森曾在高盛供職32年,還於1998~2006年出任高盛總裁,蒂姆·蓋特納也是老相識了。能聚在這個小屋子裏的都是華爾街弱肉強食世界裏的大人物,其中一些還是高盛的老成員,至今還很有影響力。

銀行圈這種兄弟般的情誼不僅僅是在大學的課堂上,也是在股市並肩戰鬥中形成的,它維係著銀行家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遠勝於公開場合的殺戮和難以克製的憎恨。這和動物園裏的奇特生物很相似,可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男子主義、性別歧視、粗魯並出口成“髒”。男性主導的氛圍(女性在這個環境中僅僅是端茶倒水、傳收文件的角色)是不可能孕育出理性的決定的。

第二幕。一個顯赫的品牌要出售,兩個潛在的買家—巴克萊銀行和美國銀行,再加上政府的支持:雷曼兄弟的拯救計劃已經擬就,隨時可以付諸實施。但是還缺少兩個基本條件:時間和參與者的良好意願。

雷曼兄弟並不是勞爾德·布萊克費恩最操心的事情。在他看來,破產導致的金融後果實在是無足輕重。高盛那些被公認為業界最出色的經濟學家向他保證:雷曼兄弟的倒閉所產生的係統風險是有限的。最後,布萊克費恩想起了2008年7月雷曼兄弟總裁迪克·富爾德與他進行的一次非常不愉快的電話會談,當時富爾德咄咄逼人:

—勞爾德,我聽說最近針對我們對衝基金的攻擊是高盛操作的。

—迪克,我毫不知情,你冷靜點兒。

—你可真虛偽!你很久之前就鼓動那些家夥對我們進行大規模的打擊,導致我們的股價下跌。

富爾德罵完布萊克費恩之後掛斷了電話。在雷曼危機前幾天,保爾森要求高盛救助陷落中的雷曼,但是迪克·富爾德拒絕向其競爭對手公開公司賬目。

在自由大街33號,會議仍在繼續。當晚,亨利·保爾森決定將在座的銀行家分成三組。高盛總裁被安排在負責評估雷曼兄弟的不良資產這一組,這是高盛在拯救處於困境中的企業方麵最擅長的業務。高盛打著幫助這些企業的幌子搶得了先機,以低價購買迅速貶值的資產,並借檢查賬目之機使客戶的狀況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