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都說“學海無涯苦作舟”,那倒未必,隻要找個合適的方法,就可以將學習的“苦”變為“樂”。《高效學習38條金科玉律》一書就為我們總結了前人的38條科學學習、輕鬆學習的好方法。比如它跟我們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種獎勵、學習情緒,成績優良的關鍵因素、學習情緒,成績優良的關鍵因素、主人,檢視自己的學習態度、偏科,克服一條腿走路、記憶,有智慧、巧用五官,學習快捷、利用時間,抓住黃金時間等等,可幫助我們輕鬆學得更多的知識,有效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
1.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習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自然就沒有學習效率。
缺乏興趣的同學,學習往往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有關專家調查發現,學生如果對某一門功課不感興趣,那他這門課的成績一般都不是很好。不僅如此,缺乏興趣的同學,往往也缺乏持之以恒的動力和堅持不懈的毅力。
◆興趣是什麼
學習興趣是一個人求知的起點,是創新精神的原動力。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知,隻有當同學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探求知識。
興趣,是指人們對一定事物或活動的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內在傾向性。人的傾向性有兩種:一種是外在的傾向性,它主要與人的無意注意相聯係,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另一種是內在傾向性,它是由於人對某種事物或活動形成了肯定的態度,產生了積極的情感而導致的。當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渴望從事某種活動,並從中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感時,就對這項活動產生了興趣。
根據興趣的指向性,興趣又可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直接興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動本身引起的興趣。比如,人們對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諸如影視、戲曲等所產生的興趣。間接興趣,是指由活動目的、任務或活動的結果引起的興趣。比如,有的同學對某門功課本不感興趣,但它是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隻要學好它才能考出好成績,因此也便對這門課產生了興趣。
隻有將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相結合,才能使自己對學習產生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可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啊!
如果同學們缺乏直接興趣,就會感到學習枯燥無味;缺乏間接興趣,就很難維持長久的學習。因此,同學們不但要對學習有直接興趣,而且還要有間接興趣,隻有將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更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
興趣是一種動力,是人生存在和發展的內在的重要的動力。它既有“引起”的動力作用,又有“維持”的動力作用。
“興趣”是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學習的愛好,是一種神奇而又巨大的能量。古往今來,凡是在某方麵做出成績的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共同點,就是都對某種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
學習要有成效,就需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動力,有了這個動力,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有克服困難一往無前的精神。難怪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這樣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
興趣的產生是十分微妙的。通常是由環境影響、家庭熏陶而產生的,但更多人的興趣似乎是自發的。比如,同一父母養育的幾個孩子,他的家庭環境和受教育程度都相同,但其愛好和興趣卻完全不一樣,這種例子在生活中很多很多。
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興趣,可以使人廢寢忘食地學習、堅持不懈地努力。興趣讓達爾文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人煙稀少的荒島和密林中采集生物標本;使羅蒙諾索夫以白幹40天活的代價換一本《算術》書;讓舍勒去親自品嚐氫氰酸;使列文虎克為發明顯微鏡而整整磨了10年的玻璃片;使發明柯達照相機的伊斯曼全心撲在研究上而忘記與女朋友約會,後來終身未娶;……從這些人物身上中我們不難看出興趣的巨大魅力吧?
隻有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才會如饑似渴、勤勤懇懇地去讀書學習,全身心地投入,聚精會神地鑽研,時時刻刻地去思考,才能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取得成功。如果遇困難、挫折,也能以頑強的毅力去克服。總之,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質。相反,如果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必將成為一個庸人。
◆激發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對人的認識和學習活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的和最活躍的因素,它可以推動人積極地獲取知識,易於集中智力和精力,使工作和學習效率高,不易產生疲倦。
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習的成功,學習上的成功又會提高學習興趣,這是良性循環;反之,對學習厭煩,學習必定會失敗,學習失敗又加重了學習上的膩煩感,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善於學習的人,應該是善於培養自己學習興趣的人。一句不經意的表揚,一道題的成功解答,一次偶然的經曆,都可能激發同學們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同學們隻要做到下麵幾點,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善於發掘學習內容中能激起自己學習興趣的東西,隻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發現我們所學學科的興趣;
◎勤於思索並保持對學習的好奇心。經常思考並解決問題,就會體驗到成就感,就會對經過思考而發現答案感到興奮,就會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興趣。隻有對學習產生了樂趣,才能更好地學習。學習興趣與掌握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學習興趣可以促進學習;相反,掌握了一定的知識以同時又可以增強學習的興趣;
運用知識,形成能力,最終把知識變成力量。學習,求知,貴在運用。把知識運用於實際,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興趣的源泉。
理論上懂了不等於實踐中就會操作,操作過程中有許多細節必須認識,必須掌握。通過操作,既可檢驗自己對學過知識掌握的程度,又可使學過的知識得到鞏固。總之,隻要肯動腦筋就會對某些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隻有不斷地發現興趣、創造興趣、培養興趣,才會越學越有興趣。
※每一個人既要有廣泛的興趣,又要有中心興趣;既能保持興趣的穩定性,又能發揮其效能,這是每個人學習必備的興趣品質,也是應該培養的優秀的興趣品質。
2.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對大腦來說,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種獎勵。長久保持好奇心能帶來智慧。
好奇心,是指智慧的、特殊的、探索性的本質,是學習力中的萬能之力,它為我們打開了認識自我和理解世界之門,並為我們的學習注入了無盡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