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為何?
自然是期望成仙,得享無盡壽元,逍遙於萬世。
修行從何來,世間眾說紛紜,自古以來更是開辟了各種各樣的修煉體係與經法。
但是最公認的是現如今的修煉體係。
首先便是凡俗五境。
在主流修煉體係中,凡俗五境,便是自身的挖掘,期望得到仙道永恒。
京都外、破廟前。
一株鬆柏盤根錯節,青翠欲滴。天空放明,一望無垠的湛藍,偶有一絲潔白如輕紗的雲彩,十分美麗。
吳誌與吳皓相對而坐於樹下,地上鋪疊了雲紋地毯,兩人之間隔了一方小小的幾,幾上一株墨蘭,兩盞青茶。
“這個是明心茶,可以讓你清心凝神。”
吳誌化作了常人大小,神色淡然。
“修行路悠長無比,至今未有人探其終止。”
向著吳皓問道:“你可知世人為何修仙?”
吳皓答:“自然是為成仙,身軀無災劫,有悠長壽元,縱橫天地,逍遙自由。”
吳誌輕笑,道:“確實如此,逍遙自由,壽元悠長。也正是為了多多享受人世間的繁華。我又問你,你可知何為仙?”
吳皓點點頭,道:“仙人非人,壽元與天齊,舉手投足有莫大威勢。”
吳誌道:“是,仙人非人,已然是另外一種生命形態,他們壽與天齊,可是我們這個世界是沒有仙人的。”
吳皓微微詫異,吳誌接著道:“仙人自有一界,乃是仙界。仙界,是一個讓人神往的地方,凡人成仙,便會飛升往仙界。但是,世間已經是數萬年不見仙人了。上古仙人不知所蹤,數萬年來,世間發生各種變化,天地難以修行,故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並不相信世間有仙人了。仙界閉合,世人不得見,故而世間傳聞,仙界乃是世人為某種信仰而構造的虛假世界,仙人也是凡人杜撰而來的。”
吳皓低下頭,思索一番,道:“既然世間無仙,那凡人為何修仙?”
“自然緣由很多,但是真正的修仙大能,是為了平衡世間勢力,或是探尋永恒之道。”
“我要告訴你的是,修煉之路,切切不可遺忘於你的身軀。世間不適於修行,但是能夠成聖者大有人在,天下勢力潮流澎湃,道宮自然是天下第一勢力,道宗大人更是成就大聖位多年,能夠力壓天下各種勢力,這是很了不起的。我們人類軀體脆弱,壽元短暫,但是我們的身體天生與道相合,修行之路輕易許多,這可謂是我們人類的一種優勢。”
“等你踏上修行之路時,切切注意自身軀體的挖掘,凡俗五境不可鬆懈。”
“世間雖不易於修行,但是隻要世間人族何止千千萬萬,這裏麵自然有無數可以修行之人,凡是修行之人,或困於資質,或困於心性,或困於資源,自然是前進一步千難萬難,但是,能夠成就聖者或者半聖的人,仍舊是十分眾多。”
吳皓微微前傾,支著耳朵十分的認真,聽到此時,忍不住發問道:“師叔,那凡俗五境究竟是哪五境,該怎麼修煉呢?”
吳誌輕抿一口茶水,道:“凡俗五境是為了成就聖者位而打下的基礎,根本目的是挖掘人身潛力,第一境乃是起源境,聽音知意,聽名解意。起源境是一切修行路的起源,甚至也是生命的起源,十分重要。更有上古傳聞說,這個境界是成仙的根本,你便知道這是何等的重要了。”
“起源境,便是天下萬族都會修煉的一個境界,偏偏這個境界是很簡單的。自古以來凡是能夠修煉的人,都能夠輕易的突破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更是沒有功法,天下修煉這個境界,無不是引氣入體,把自身當做一個世界,一片土地,種下一顆種子於丹田處,用靈力灌溉己身,通達經脈,聚集於丹田之處,靈力灌溉種子,使其發芽,萌生生命,起源境便修煉成功了,隻需要種子發芽,靈氣上湧,便可以修煉下一個境界了。”
吳皓聽得癡迷,立馬發問:“可是這個很好理解,但是具體如何讓修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