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完之後又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說:“師叔我是不是太笨了啊,問這麼多問題。”
吳誌忍不住笑笑,摸摸他的頭,道:“一點也不,上古有智者大賢名言,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這是極好的,你因學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問,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技能。”
說完又補了一句:“並且你問的這個問題很好。第一,種子是什麼?種子是修行者踏上修行路的重要的東西,但是這個種子卻是很複雜而又簡單的東西,這不矛盾,因為世間任何東西均可以為種子,這個種子並不僅僅指植物繁衍的種子,一片葉、一本書、一滴水、一粒塵埃……世間萬物均可為種。”
頓了頓,說:“並且種子無高低之分。這很奇怪對吧,但是確實是如此,當你把種子種下煉化,這個種子便承載的是你的‘道’,當然這個道還是很複雜的,現階段也不必理解。你待你修到聖者境時,這個種子與你自身合為一體,這個種子,便會消失不見。但是其實也是有區別的,在修行路上,種子無高下之分,但是有時候你的種子可作他用,所以世間人追求好種子的太多了,有人的種子善於攻擊,有人的種子善於救命。其實,種子好壞,最主要的是看心,你喜歡那便好。”
“引氣入體,這個你是應該會的,至於種子,這個需要你自己去尋找。”
吳皓微微思索,手指不自覺的撫上茶杯,輕輕的摩挲。
吳誌緊接著又道:“傳聞起源境有大機緣,這個需要修行人在修煉之中細細體會,自古而今,無人知其機緣為何。”
“緊接著的三個境界乃是來自於四位真仙。他們分別是太一真仙、東皇真仙、玄帝和黃帝。緣由便是這三個境界乃是這四位真仙所創,並有無上仙經,比如說,太一境乃是起源境中靈氣上湧,潤及五髒六腑,《太一仙經》便是修煉五髒,強化軀體,突破極限。而東皇境中,是靈氣自五髒六腑溢出,修煉軀幹筋骨,而《東皇仙經》便是這個階段的最強功法。待到玄黃鏡時,聚集全身力量,湧上頭顱,居於靈台,鍛造靈識,《玄黃帝經》便是此時最強的功法。”
“這三個境界不分彼此,也有修士先修煉玄黃境,或者東皇亦或是太一境,各有各的玄妙,無法一一道來。”
吳誌看吳皓聽得癡迷,聲音軟了幾分,道:“凡俗五境的最後一境是真意境。這個境界很神秘,但也很簡單,這一個境界並沒有特別的說明或者功法。顧名思義,便是尋得修行真意,尋得自身的真意,尋到自身的‘道’,此時利用靈台之魂、軀幹之力、真意與‘道’相合,即為合道,合道便可突破,有人的道擅於攻伐,有人的道擅於防禦,有人的道擅於醫治……不一而足。”
“合道成功,便是聖者,合道失敗,或者成就半聖,或者就此隕滅於世間。”
“合道,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沒有固定的方式,合道乃是自身獨立的一大象征,突破並沒有專門的方法,傳言有人吃東西吃著吃著就合道了,有人洗澡洗著也就合道了,可見此間奇妙。”
吳皓聽得十分神往,合道,意味著靈魂出竅,與道相合,成就聖者,壽元延生,舉手投足移山填海,跨步之間,可去千裏,甚至可以稱為一方老祖,組建勢力了!
吳誌想了想,道:“之後的境界,便先不與你細說,待你踏上修行之路之時,便會逐漸領悟了,如今道宗與你時間趕到不老神山,早點去對你是有好處的。今天我便要教你一行路之法,這個乃是道宮不傳之秘,天下習得的人數不超過十數人,掌握在了頂尖的道宮,而且,這並不需要靈力,不需要修為,純靠肉身力量,隻要你能夠參悟其中玄妙,便能夠運轉自如。”
吳皓激動起來,他體內經脈俱斷,丹田破碎,可是身體卻是很強的,所以這剛剛好很適合他。
吳皓搗頭如蒜,兩隻眼睛亮晶晶的看著吳誌,口中道:“師叔,我會很認真的學的,我會很認真的。”